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曹强收徒,太原莲花落后继有人

曹强收徒,太原莲花落后继有人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曹强收徒,太原莲花落后继有人

【作者】 卫波

【简介】 练习莲花落,是曹强每天的必修课。 拜师仪式现场。 曹强展示他和年龄最小的莲花落学生的合影。 “哎,快来买是快来挑,我的这花生是仁仁小,大花生是小仁仁,小花生是没仁仁,随便你拣来是随便你挑,仁仁大了不用你们掏票票。”《卖花生》是曹强先生创作的经典曲目之一。 曹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048

【正文】

练习莲花落,是曹强每天的必修课。

拜师仪式现场。

曹强展示他和年龄最小的莲花落学生的合影。

“哎,快来买是快来挑,我的这花生是仁仁小,大花生是小仁仁,小花生是没仁仁,随便你拣来是随便你挑,仁仁大了不用你们掏票票。”《卖花生》是曹强先生创作的经典曲目之一。

曹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太原莲花落第二代传人。日前,曹强在太原举行了收徒仪式,至此莲花落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9名弟子中,年纪最大的54岁,最小的21岁。他们立志要传承创新繁盛太原莲花落。曹老赠送给弟子每人一幅字,连起来是“传承创新繁盛莲花落”,这也是他对弟子们的殷殷期望。

上世纪60年代初,曹强开始挖掘整理濒临消亡的晋中段子,使这一民间说唱形式起死回生并登上舞台,1963年首次在太原晋祠庙会上给太原观众表演了他的处女作《三进太原》。由于曹强的创作和表演是在认真研究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从语言、唱腔、表演、句文、句式、节奏、板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和改革,尤其是语言上,从原来的晋中话改为了具有山西代表的太原方言,并结合了普通话语音和搜集提炼而来的民间词汇,使其语言更加性格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所以根据创立后的风格特点和使人快乐的宗旨,把它定名为了“太原莲花落”。

几十年来曹强创作经典作品百余个,《立竿见影》《姥姥今年才十八》《打喷嚏》《看车祸》等作品,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他的表演轻松自如,吐字清晰,幽默含蓄,朴实细腻,具有独特风格,深受人们喜爱。太原莲花落在2011年被评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太原唯一的一个本土曲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莲花落最早见于南宋,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佛祖的塑像坐在莲花宝座上,因此叫莲花落,也叫莲花乐或落子,宋、元、明留下的唱词较多。太原莲花落表演者一般为一人,自说自唱,伴奏乐器是右手的两片大竹板和左手的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所谓“有板有眼”就是左右手配合默契的结果。“几十年了,莲花落已经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次收徒,太原莲花落后继有人,我们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传承下去。”说起太原莲花落,曹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珍爱有加。曾有艺术家对曹老写过这样的评语:“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正是对他倾心太原莲花落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 卫 波 摄影报道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