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太原“非遗”家族添“新丁” 太原莲花落和清徐彩门楼入选

太原“非遗”家族添“新丁” 太原莲花落和清徐彩门楼入选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太原“非遗”家族添“新丁” 太原莲花落和清徐彩门楼入选

【作者】 贺宏丽

【简介】本报太原6月27日讯 (实习记者 贺宏丽)随着公示期的结束,太原莲花落和清徐彩门楼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太原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已达到15个。 太原莲花落是太原地区传统曲艺之一,也有人称为晋中落子。表演者自打七件伴奏,自说自唱,采用地方方言演唱,以民间故事、典故为讲唱内容,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514

【正文】

本报太原6月27日讯 (实习记者 贺宏丽)随着公示期的结束,太原莲花落和清徐彩门楼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太原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已达到15个。

太原莲花落是太原地区传统曲艺之一,也有人称为晋中落子。表演者自打七件伴奏,自说自唱,采用地方方言演唱,以民间故事、典故为讲唱内容,表现了太原人民特有的淳朴与幽默。

清徐彩门楼起源于唐代,最早是由柏叶门楼演变而来。逢年过节,古人便将柏叶绑在竹竿或木棍上,插在自家房顶的最高处,以祈盼来年商铺兴旺、家人祛除百邪。发展至今,清徐彩门楼已采用钢筋焊接成形,喷绘人物、花鸟作为装饰,并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成为集民间古建筑技艺、美术、彩绘及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