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都建莲花落QQ群名角的戏都预订到了正月初二文化大繁荣背景下绍兴曲艺将走入春天
【类型】报纸
【篇名】“80后”“90后”都建莲花落QQ群名角的戏都预订到了正月初二文化大繁荣背景下绍兴曲艺将走入春天
【简介】 民间艺术根在民间 冠军金鑫星很年轻 核心提示:昨晚,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在绍兴县柯桥闭幕。这场中国曲艺界的盛宴,吸引了众多曲艺界知名人士参与。 绍兴县是“中国曲艺之乡”,拥有绍兴莲花落、绍兴滩簧(鹦哥戏)、绍兴宣卷、绍兴平湖调、绍兴词调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一批优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98
【正文】
民间艺术根在民间
冠军金鑫星很年轻
核心提示:昨晚,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在绍兴县柯桥闭幕。这场中国曲艺界的盛宴,吸引了众多曲艺界知名人士参与。
绍兴县是“中国曲艺之乡”,拥有绍兴莲花落、绍兴滩簧(鹦哥戏)、绍兴宣卷、绍兴平湖调、绍兴词调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一批优秀地方曲种,但发展并不均衡,只有莲花落一枝独秀。
当下,中央发出了文化强国的号召,在推进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绍兴曲艺该怎样迎接这一历史机遇?记者就此作了采访。
五大曲种联手亮相
新形象新视觉新思路
昨晚的第七届中国曲艺节闭幕式晚会上,一出《五女五曲唱五乡》引来阵阵喝彩。
年轻的绍兴小百花乐队的演员们身着美丽的服装,分别用莲花落、鹦哥戏、平湖调、宣卷、词调颂唱了绍兴这一水乡、桥乡、书乡、酒乡、曲艺之乡。
“曲美、人美、服装美。”在现场,不少人向记者表示,总以为曲艺都是单调的说唱,没想到这么时尚,这么有看头。
在“水乡曲韵——绍兴地方传统曲艺专场”中,莲花落《回娘家》也有了新面孔。穿着小花袄的翠姐姐,站上了桥头,展示了一幅浓郁的本土乡情画。主演陈祥平说,虽然这是一曲家喻户晓的传统剧目,但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这次在表演形式上进行了突破,充分发挥和利用了舞台的表演空间,展示了更好的视觉效果。
“传统曲艺需要外在包装,要热闹、好听、好看。”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汪嘉宝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莲花落在民间有多热?
“80后”“90后”建莲花落QQ群
还出过草根冠军
“周六晚上去名人广场唱个戏吧!”金鑫星在绍兴莲花落艺术群里吼了一声,立刻就有不少人回应。
金鑫星是个“80后”,1988年出生,但学唱莲花落却已经有10年左右的历史了,参加过不少比赛,还曾经在2009年第二届绍兴莲花落PK赛上拿了金奖。“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爱听莲花落,耳濡目染的,自己也爱上了唱莲花落。”金鑫星告诉记者,小时候学莲花落都是自己琢磨,看电视、听广播,有时候村里有莲花落演出,就去赶场听,仔细观摩学习。
因为经常出现在一些莲花落演出的场合,金鑫星逐渐认识了不少圈里人,这才发现,原来有不少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莲花落爱好者。“我现在知道的绍兴莲花落群就有3个,大多数是‘80后’‘90后’,也有一些‘70后’。”金鑫星告诉记者,大家经常会在群里交流,有时候组织大家带上竹板等去KTV活动,或者组织一起去明珠广场、名人广场唱戏,还会请来胡兆海、倪齐全等莲花落“大腕”来为大家指导。
“以戏会友嘛,莲花落被我们年轻人喜欢,一部分人是受家庭熏陶,更多的是因为莲花落这种民间本土艺术,风趣幽默,本身充满魅力。”金鑫星说。
莲花落培训市场再起步
曲艺学校明年5月再次招生
名家寄望“大学生”
香炉峰脚下,新的绍兴市地方曲艺学校正在紧张装修中。“掌门人”绍兴莲花落著名演员胡兆海独自一人住在这里,一边了解工程进展,一边创作莲花落剧本。
绍兴市地方曲艺学校1998年成立,后来为配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需要,地区曲艺学校易地新建,虽然只办了一届,已经培养出韩会稽、潘海良、陈祥平、施金裕等一大批新秀。
“学校计划在明年5月份左右开始招生,主要面向省内的杭州、绍兴、宁波等地区,招生人数在40人左右,以教授莲花落和鹦哥戏为主。”胡兆海告诉记者,消息放出去后,有人打电话过来问,也有朋友介绍学生过来,生源不是问题。
“一个曲种的发展,一定要有更多的人来学习传承。”胡兆海告诉记者,不久前,一位今年刚从绍兴文理学院毕业的学生方婷婷找到他,特意向他学习了一段《回娘家》。
“我们就是要多培养这种人,带动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莲花落,出现一批演唱莲花落的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那莲花落才真的后继有人。”胡兆海说。
莲花落演出市场有多火暴
名角明年正月初二的戏已经预订出去了
目前,从事绍兴莲花落演出的专业及民间艺人有近百人,活跃在绍兴、慈溪、萧山、余姚等城乡之间。一场3小时的莲花落节目,根据莲花落演员的身价,收费从1000元到1万元不等。
“每年一二月份是旺季,好的莲花落班子都是要提前预订的。像我的一些朋友、学生,现在这个时候,都已经定好了明年农历正月初二的戏。”胡兆海告诉记者。
相比之下,其他四大曲种就有些落寞,除了鹦哥戏还有几个有名的班子,另外的乏人问津。
“词调已经是有曲无人,最后一个词调艺人已经在10年前离开人世。”汪嘉宝告诉记者,现在演出的词调节目是根据以前的录音,重新记谱编排出来的,没有艺人从事词调的业务演出。平湖调艺人有6人,但是平均年龄在66岁以上。宣卷在农村也还有一些市场,但是一场演出下来,每人也只能拿到100元左右,不能以此为生。
“五大曲种,莲花落一枝独秀。”绍兴县文化馆馆长罗小令告诉记者。
莲花落一枝独秀只因不断创新
五大曲种,莲花落缘何一枝独秀?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专访了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汪嘉宝。
记者:莲花落市场接受度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汪嘉宝:莲花落本身是一种草根艺术,语义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经过改革后,节奏明快,可以根据情境的变化调整曲调节奏,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像平湖调这种,文学性比较强,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之间自娱自乐的产物,曲高和寡。
这也充分证明,只有真正扎根民间,曲艺才能有发展。
记者:莲花落近年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汪嘉宝:形式上的创新是主要的。
以前都是一个男的演唱,现在男双、女双、男女混合都出现了。在唱腔设计上,改变了以往拖泥带水的唱腔,节奏变得明快,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还有一些大胆的尝试,比如前面在唱,后面有伦巴、踢踏等伴舞,还有交响乐伴奏。
拍摄了莲花落电视剧,《翠姐姐回娘家》《大年三十》《小小父母官》等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对绍兴莲花落的普及和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政府对莲花落发展也很支持。2007年,绍兴县提出了绍兴莲花落“二次创业”规划。9月,绍兴莲花落研究所、创作室、艺术团成立。这几年,出版了一系列莲花落方面的专著,不少新曲目演出获奖,还举办了多次莲花落创作培训班。
记者:目前,莲花落继续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和隐忧?
汪嘉宝:缺少剧本和人才。莲花落底子薄,老辈艺术家留下的好剧本不多,目前,从事剧本创作的专业人员只有马志友一人。很少有演员可以自己创作或者二度创作。
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草根文化复兴
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对于绍兴曲艺来说,这无疑也是前进的方向。
1908年,上虞人沈阿发和绍兴人唐茂盛跟随张姓艺人学艺3年,终于可以独立“跑街”,由此诞生了莲花落,历经百年风雨,莲花落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回望发展,这一路并非坦途。莲花落艺人们面对变幻的时代、挑剔的受众,毅然选择不断创新,适应时代,这是成就莲花落“一枝独秀”地位最内在的原因。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绍兴莲花落的历史证明,只要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听众审美需求的民间说唱可以迎来更好的发展。
记者袁晓玲文王丽红摄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