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500年厦皮影戏面临失传
【类型】报纸
【篇名】风雨500年厦皮影戏面临失传
【简介】 庄晏红和陕西皮影艺人同台演出。 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对于闽南皮影戏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该消息来自正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 文/图 记者 龚小莞 没有资金 没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44
【正文】
庄晏红和陕西皮影艺人同台演出。
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对于闽南皮影戏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该消息来自正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
文/图 记者 龚小莞
没有资金 没有市场
厦门皮影戏走向没落
“一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在我国,皮影戏拥有2000年的历史,然而这一古老而神奇的传统艺术在闽南走过了500多年风雨后,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
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的皮影戏正面临失传的困境。“厦门原本连我在内有4个皮影戏传承人,现在一个嫁到了台湾,只剩3人。没有资金,没有市场,没有人员,一大堆道具闲置着,基本没有演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厦门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庄晏红一语道尽了厦门皮影戏的现状。
曾经差点“走了一个人
亡了一门艺”
上世纪90年代末,在全省,皮影戏就只有已故厦门老艺人陈郑煊独自艰难支撑。闽南皮影戏成为了福建传统戏剧中最濒危的项目,面临着“走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的危险境地。陈郑煊生前曾忧心忡忡地给自己立下“军令状”:“百岁前一定要找到传人!”
2007年12月30日,在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一场拜师仪式在永福宫8号陈郑煊老人的家中举行,庄晏红带领叶艺芬、施立坚和游金凤三位徒弟一起拜陈老为师,正式成为闽南皮影戏的香火传人。2008年3月,98岁高龄的陈郑煊满怀欣慰地离开了人世。
花了10万元
一整套皮影戏戏箱却闲置
虽然陈郑煊老人的头指导、留下的资料及传承的精神使闽南皮影戏没有就此中断,然而恢复演出,让传统闽南皮影戏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依然是一个难题。
“大多数人见都没有见过皮影戏,怎么演出?”成为传承人后,庄晏红自己花费近10万元打造了一整套的皮影戏箱,其中包括剧中人物的头部、冠冕、服装、胡须、道具以及结合剧情必要的布景、陈设等,并从山西等地高薪聘请老师前来厦门教习,希望能够定期表演皮影戏。但是由于场地、光影等演出条件的限制,加上皮影戏在厦门缺少推广,认可度不高,没有演出市场,也没有资金的支持,最终只能放弃演出,“那一整套戏箱都闲置,已经没有真正的演出了”。
民间艺人靠皮影戏
目前无法生存
庄晏红说,皮影戏在漳州、泉州已经消失,而厦门的皮影戏虽然一直延续流传至今,但也面临消失的危险。这一古老艺术在闽南这么快衰落,主要是没有较专业的人员从事这个行业。
皮影戏的制作、创作、表演是一门要求具有较高戏剧表演水平和美术、手工艺制作水平的综合性艺术,一台戏需要投入舞台、灯光、音响、音乐、舞美、皮影偶、人员、场地、排练时间等等,而表演闽南皮影戏的人现时又没有经济收入保障,让民间艺人靠皮影戏生存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有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和引导。
【链接】
厦门非遗保护中心:
将在传习中心
推广皮影戏
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黄念旭表示,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一件好事,他透露,设在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一楼后侧,总面积近200平方米的非遗传习中心目前已接待了不少观众,并举办了布袋戏、答嘴鼓、南音等小专场演出,受到了普遍欢迎。接下去将会在传习中心内进一步展示与皮影戏有关的道具等,并搭建皮影戏表演舞台,邀请传承人前来演出,让观众近距离接触、感受皮影戏。同时还将推广皮影戏进校园工作,让孩子们对这门传统艺术有所认知和了解,使它得到更好的普及。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