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皮影戏

【简介】 □ 贺万顺 皮影戏在衡阳乡下习惯称为灯影戏,是中国传统的戏种之一,且民间流传久远、广泛。皮影戏中的人物及其它道具都是由透明的胶片、纸板或兽皮制作而成的剪影。剪影还涂上色彩,其形态惟妙惟肖。 小时候,我在家乡看过皮影戏。演皮影戏的艺人是个中年人姓张,家在外乡。因他一亲戚是村上人,所以有时村上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090

【正文】

□ 贺万顺

皮影戏在衡阳乡下习惯称为灯影戏,是中国传统的戏种之一,且民间流传久远、广泛。皮影戏中的人物及其它道具都是由透明的胶片、纸板或兽皮制作而成的剪影。剪影还涂上色彩,其形态惟妙惟肖。

小时候,我在家乡看过皮影戏。演皮影戏的艺人是个中年人姓张,家在外乡。因他一亲戚是村上人,所以有时村上人家做喜事,他就被请到村庄表演皮影戏。那时演皮影戏既为主人增添了喜氛,同时也给村里带来惟一的娱乐生活,排除乡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作息和寂寞。

演戏无需广告,邻里、亲戚、熟人间相互转告即可。大人提前收了工,学生赶快做完作业便匆匆吃罢晚饭早早来到戏台前,有的人还抢先占据视角好的位置。还有三里五村的乡亲也拿来凳子、椅子像赶集市似的蜂拥而去。大家在等待皮影戏演出时,有的畅快地叙谈家常,有的悠闲地吸着喇叭烟,妇女忙着针线活,小孩则欢乐地追逐。一天的劳作在那里得到释放,呈现出农家乐的图样,好不热闹。

戏台搭在一空坪上,十分简易。戏台正面挂着白布幕,四周用竹器围着,踏脚处由门板或扮桶(盛装稻谷大木桶)铺设。乐器骤然响起,各人的眼光也瞬时投向布幕,目不转睛。演出开始了,剪影被气灯光投射到幕上。张艺人在幕后双手熟练地摆弄着剪影,并发出高亢、悠扬或悲泣的唱腔。另一助手配合默契,偶尔与张艺人合唱、对唱几句。戏曲高潮时,锣鼓铿锵,台板也被张艺人跺得吱吱作响。狭小的戏台演绎了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人间喜怒哀乐;剧情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观众无不为之动情,有时开怀大笑,有时潸然泪下。那场面,犹如俗话所说的“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癫子。”

演出结束后,观众才依依不舍离开戏场,一路上意兴未尽谈论戏情。当即,电筒光、火把光划破夜空,绵延在乡间田埂上。父亲是个戏迷,回家后还得哼上几句方才入睡。

1961年,我离别了家乡,从此我再也没看到张艺人演的皮影戏了。而张艺人不久也去世了,也没听说有他的传人。自那以后,皮影戏在村子里消失,令村民们失望、惆怅。

那一年,我去县下亲戚家,正巧遇上演皮影戏。触景生情,久违的皮影戏使我回想起当年的张艺人。张艺人那形象、那唱腔又仿佛在我的眼前、视听中。

物换星移,如今乡下做喜事却时髦起电影、花鼓戏或卡拉OK了。但皮影戏的“粉丝”们仍期待皮影戏的复出。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