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皮影戏

【简介】□刘同俊 皮影戏在我的家乡很流行,就像是每家都有的土灶台。 姥爷在世的时候,常常找来算命先生给孙辈们“号脉”。逢着寒暑假,我总是会被老人要求坐在石榴树下让算命先生算命。冬天的阳光暖暖地照着算命先生的面庞。姥爷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会不时发出笑声。估计先生说了一些令人愉悦的话。现在,觉得姥爷挺可笑的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60

【正文】

□刘同俊

皮影戏在我的家乡很流行,就像是每家都有的土灶台。

姥爷在世的时候,常常找来算命先生给孙辈们“号脉”。逢着寒暑假,我总是会被老人要求坐在石榴树下让算命先生算命。冬天的阳光暖暖地照着算命先生的面庞。姥爷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会不时发出笑声。估计先生说了一些令人愉悦的话。现在,觉得姥爷挺可笑的。姥爷生前还为孙辈许过一本皮影戏。

说起皮影戏,就得说一说皮影戏的道具。新县的浒湾乡据说是著名的花鼓戏之乡,皮影戏的挂影是皮革做的,形象栩栩如生,往往给人一种话剧的视觉美。民间的皮影戏多取材于古典故事和神话传说。灶王爷、关帝、观音菩萨、赤脚大仙、财神爷、铁拐李一类的人物被连缀到一起,有些叫人难于理解。其中的潜台词也很有意思,唱戏人往往可以把上古与后汉的历史串联在一块,似乎将散落的珠子重新连接了起来。不管怎么唱,总是表达一种人们内心对于平安财富与幸福生活的追求,也有一种要在思想中找到寄托的含义。

我的儿子出生之后,过九儿,为了表达爷奶的欢喜之情,家里也唱了一本皮影戏。并且,亲戚很多人也来捧场,还要办酒席。我清楚地记得,上午我就一直跪在神龛前。我也很虔诚,几乎一直跪到一本戏唱完才起立。

主唱是宋世亮先生,是我家一位远房姑爷的亲哥哥。由于沾亲带故,他喊唱得十分卖力,似乎是要倾尽平生所学。开端照例是要说明这场戏的来由,也就是以主唱先生之说出主人敬神拜仙的决心。宋老先生语毕,门外就燃起了鞭炮声,烛台生花,烟香萦绕,还要摆上贡神的祭品。常见的有活鲤鱼一尾,纸烟一条,还有一些其他物品。由于我不是内行,又天生记性偏差,就不可能全部记住。这个仪式好像就叫做祭台,或是祭天地。之后,就是主唱内容,一拜、二拜、三……拜了很多神仙。其中,我听出有一位文曲星,也就是主宰世间文运的星宿。因为大凡家族,总会重视教育,文曲星是必须要拜的。宋老先生的才很好,嗓音也洪亮,是远近闻名的老戏家。大约两个时辰过去了,饭店那边人回话说吃席的时间已到。这部戏也就收场。主唱和配唱收取一定的演出小费,常常是两条香烟、一条毛巾、几块香皂,外加几百元、上千元的现金。宋老先生是亲戚家人,也就只收了象征性的一点出场费。

皮影一般由配唱人员一手举起。人物较多时,主唱就一边举着皮影,一边唱着台词。其他演员负责敲敲打打,配以各种音乐。唱腔一般为本地小调,听着乡味浓郁,就跟每年正月十五玩灯唱戏的曲调相同。但是,也讲究朗朗上,字正腔圆的感觉。隔着白色的帷幕,人物形象五花八门,生动灵便,犹如真实的民间故事一般。图像感很强烈。皮影作揖时,手不停地上下抖动,十分可爱。村人对这种土生土长的艺术十分感兴趣,甚至有人拜师学艺。

幼时在姥爷家听皮影戏,那是家常便饭。姥爷也痴迷于皮影戏,更相信它传递出的那种解放心灵、造化人类的福音。应该说,皮影戏是一种民间艺术,而它表达的却是一种乡民生活独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