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抢救河间皮影戏

抢救河间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抢救河间皮影戏

【简介】 屋外寒风呼啸,屋内锣鼓声声,唱腔悠扬。近日,在河间市卢村村委会院内,河间文化局组织卢保宗、卢占峰、卢国山、卢国强、卢玉章、卢国凤、卢占凤、卢双霞、吕连起、吴小安10位皮影戏艺人,在河间戏曲界知名人士何天池的指导下,正紧锣密鼓地排练着河间皮影戏传统剧目《绣花灯》。这些艺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49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084

【正文】

屋外寒风呼啸,屋内锣鼓声声,唱腔悠扬。近日,在河间市卢村村委会院内,河间文化局组织卢保宗、卢占峰、卢国山、卢国强、卢玉章、卢国凤、卢占凤、卢双霞、吕连起、吴小安10位皮影戏艺人,在河间戏曲界知名人士何天池的指导下,正紧锣密鼓地排练着河间皮影戏传统剧目《绣花灯》。这些艺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49岁,60岁以上的占了8个。他们边排练边回味着多年未曾操练的皮影戏,一个个脸上洋溢着陶醉的神情,自豪而又满足。

河间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年底,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六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挖掘整理、抢救保护河间皮影戏,成为河间市文化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据老艺人说,河间皮影戏原来有着非常丰富的传剧目,如《四大名山》、《白蛇传》、《绣花灯》、《丝鸾带》、《荆木疙瘩造反》等等,但随着演出市场日渐萎缩,演出阵地逐渐减少,老艺人的去世,大量传心授的珍贵剧目也随之消失。目前,河间皮影戏老艺人只会演唱《绣花灯》部分唱段,由于已经有近60年没有正式演出过,艺人们对白生疏,乐队文武场已经凑不齐,有些角色已经没人能够胜任。《绣花灯》全剧有30多场,而现在手写剧本上只有15场,并且这15场也残缺不全,有些情节衔接不上。另外,皮影人子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面对这种状况,河间文化局首先对所有皮影人子进行了拍摄,制成了影集;其次,计划将老艺人所会的传统剧目《绣花灯》原汁原味地录制下来。

为将河间皮影戏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文化局今后还将做好举办皮影戏培训班、编创新剧本、下乡演出等工作。

李秋河孙明香文孙正开高强摄影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