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上演皮影戏
【类型】报纸
【篇名】家门口上演皮影戏
【简介】 本报记者张宝成文/摄 “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在许多人的脑海中曾留下美好的记忆。7月25日至8月5日,这样的场景在市文化中心门前变为现实,12场皮影戏让众多中老年观众过足了戏瘾。30年不衰 刘景春是凌源皮影艺术中心的负责人。他说,皮影戏流传到凌源地区已有30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32
【正文】
本报记者张宝成文/摄
“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在许多人的脑海中曾留下美好的记忆。7月25日至8月5日,这样的场景在市文化中心门前变为现实,12场皮影戏让众多中老年观众过足了戏瘾。30年不衰
刘景春是凌源皮影艺术中心的负责人。他说,皮影戏流传到凌源地区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皮影唱腔圆润、高亢,影人造型栩栩如生,戏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皮影由驴皮制成,根据影人造型,用刀刻,然后涂油、涂颜料。分上中下三节,外加脑袋、头茬。连接皮影的铁棍分别叫脖条、手条。主要伴奏乐器有四弦、三弦、扬琴、大提琴、筝、锣鼓等。
凌源地区皮影艺术的群众基础很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刘景春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小型的演出队伍,在当地演出。时至今日,演出近万场,观众场场爆满。贺老赞誉
据刘景春回忆,30年前,凌源地区的皮影艺术比较零散、残缺。文化馆原馆长韩琢组织人收集、整理、笔录,最后装订成册,形成如今统一工整的皮影书籍。
刘景春说,他们中心现存影卷280多部,3800多卷,都是手工制作。版本唯一,不可复制。
2005年,原国家文化部部长贺敬之到凌源考察,见到了新版皮影作品,称凌源皮影戏影卷整理齐全、完整,在全国独一无二。
听了贺老的一席话,当地从事皮影的工作者深受鼓舞。之后,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格。2008年2月,凌源与甘肃环县的皮影被第一批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冉;表现形式有说、唱、动。观众热捧
据市文化活动中心李主任介绍,本市每年文化广场承办的艺术活动多为歌舞。为了迎合中老年人的喜好,2008年,在市文化活动中心的撮合下,凌源皮影曾到本市演出,当时受到观众好评。7月24日,凌源皮影在市文化活动中心的邀请下,再次来到本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每天都有数百名皮影爱好者追随。在老城区打工的6个农民工,每天18时左右步行近一个小时来此观看;一位家住老城区的女士,每天驱车逢场必看。她说,来葫芦岛20多年了,从没看过皮影,现在,算真的把戏瘾过足了。
有的戏友把父母从绥中、兴城接来,让他们看久违的皮影。演出过程中,多次出现“天在下雨地上淌,人在打伞不散场”的情景。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