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难忘儿时皮影戏

难忘儿时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难忘儿时皮影戏

【简介】■李甫辉 小时候,住在农村老家,每年元宵节前,大队里都要请唱皮影戏,现在想,他们那时对于皮影戏的向往,简直就赛过了今天人们对央视春晚的渴盼,是最为享受的事情。 记得已去世多年的老舅爹那时就特别爱看,每次大队部唱皮影戏,他总是早早地搬了椅子去稻场守候,一直到戏散台拆才回,连续几天,天天如此,想起他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405

【正文】

■李甫辉

小时候,住在农村老家,每年元宵节前,大队里都要请唱皮影戏,现在想,他们那时对于皮影戏的向往,简直就赛过了今天人们对央视春晚的渴盼,是最为享受的事情。

记得已去世多年的老舅爹那时就特别爱看,每次大队部唱皮影戏,他总是早早地搬了椅子去稻场守候,一直到戏散台拆才回,连续几天,天天如此,想起他看皮影戏的贪婪样子,还记忆犹新。他的儿子,当时四十多岁的保香叔也是一个超级的皮影戏迷,每年春节一过,他总要撺掇村里的一批老年戏迷怂恿村支书请唱皮影,有时村里没钱出,就几个甚至联合垫资,不把戏班接来决不罢休。

村里唱皮影,不仅是老人们的精神美餐,也是我们孩子的一件乐事。一听说大队要唱皮影,我们在稻垛间玩得也格外起劲。晚餐一放下碗筷,就三五成群地结伴去,从村子到大队部十几里,我们急不择路,踩夜露去。衣服口袋里塞些麻糖、瓜子、花生之类的吃食,嘴里一边不停地吃着,一边说笑打闹,别提有多高兴了。听着脚底摩擦稻茬的唰唰声响,看着满眼冬日田野里的迷蒙夜色,我们身体似乎舒展到无限大,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自由快乐。到目的地了,台前早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甚至有些本村人把城里的老龄亲戚都接来看。听到锣响戏开,人们伸颈注目,那妙趣横生的独白唱腔,那诙谐幽默的逗趣调侃,以及那抑扬悦耳的渔鼓伴奏,入耳润心,感觉格外美妙和舒爽。

我们小孩子最爱看对打的场景,屏上飞跃腾打时,大家都聚精会神。几个回合下来,一方终于抵挡不住,连续败退,忽听得一声醒木响,败退的那方陡然反戈一击,几下子就将坏人制伏,于是,我们开怀大笑。

那时看皮影戏,往往看着看着中途就放起鞭炮,锣鼓响起来,接着就有人手托红漆大木盘,递到台上去,这是在给唱戏的师傅们呈供奉,我们乡下称“供腰台”,这时,我们小孩往往就会钻到台子后面,透过台子的进口窥视后台。只见后台琳琅排挂着许多油彩晃亮的皮影子,男女主唱侧立两旁,伴奏哼吟的师傅们则坐后面,分工细致,明晰有序,难怪他们能唱得这么好!

皮影戏结束,夜已经很深了,我们也眼疲困顿,呵欠不断。尽兴而返,脑子里还在回味着刚才的一幕幕,有几个兴奋的大人还在哼唱那几句押韵的调:“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

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在乡下很少看到有流动演出的皮影戏班了,真希望这种民间优秀传统艺术能够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能够有更多的传人,使今天的人们也能足足地过一把皮影戏的瘾,使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通联:京山县钱场中学)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