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家乡的皮影戏

家乡的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家乡的皮影戏

【简介】 □刘自龙 小时候,村里经常唱皮影戏,一唱好几天。母亲是个皮影戏迷,没事时她就会哼唱皮影戏的戏词。 戏班四五人不等,除一人是负责唱戏和表演的外,其余的都是伴奏的。长丈许高半丈的半透明幕布往桌上一搁,里面吊上马灯,四周牵上绳子(挂皮影及道具),绳内安好锣鼓乐器,一个简单而紧凑的舞台就算布置妥当了。正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69

【正文】

□刘自龙

小时候,村里经常唱皮影戏,一唱好几天。母亲是个皮影戏迷,没事时她就会哼唱皮影戏的戏词。

戏班四五人不等,除一人是负责唱戏和表演的外,其余的都是伴奏的。长丈许高半丈的半透明幕布往桌上一搁,里面吊上马灯,四周牵上绳子(挂皮影及道具),绳内安好锣鼓乐器,一个简单而紧凑的舞台就算布置妥当了。正戏晚上演,白天唱神戏。小时候的我不懂神戏为何戏,就问母亲,母亲说是在请神仙,许愿,等戏唱完了再把神仙送走。神仙就在身旁,这感觉让儿时的我认为皮影戏是神圣而庄严的。

皮影人物表情丰富,文官文质彬彬,武将彪悍强健,好人五官端正,恶人面容狰狞……小孩子不懂戏曲,但仅凭面相便能猜出人物的性格。唱腔动情处如泣如诉,激越时群声附和,让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不断起伏,有时甚至落下泪来。戏唱完了,观众不肯离去,唱戏人便再响锣鼓,为乡亲们加戏。有时加一次还不行,台下吆喝声哀求声响成一片,不得不又加一段,再加一段。

演完后的皮影要将头和身子分开存放在不同的箱子里,如果不分开,据说晚上就会复活,有人甚至说亲眼见过皮影半夜在山坡上打杀的情景,十分可怕。因为这一说,我对皮影不得不心存敬畏,仿佛它们是真有生命的。

唱皮影的师傅有时会大声叫骂,那是因为皮影少了。偷皮影不为卖钱不为换物,只为一事:求子。还说骂得越厉害越灵验,但这是儿时的皮影戏,自从离开家乡后,便再也没看过皮影戏了。一次回老家,偶然又看见皮影戏,然而与儿时的热闹不同,皮影戏已经变得十分冷清了——戏班子只剩下两个人,看客也是寥寥无几。母亲说,唱皮影戏的早就转行了,唱戏现在只是他们的副业了。深爱皮影戏的母亲长长叹口气,显得遗憾而又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家乡以外的地方皮影戏的衰落。到外地出差,参观过一个号称国内最大的皮影收藏馆,几间屋子的墙壁上,全部挂满从民间收来的皮影。望着这些不再生动的人物,心里一阵难过,我在想,皮影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最早随着成吉思汗的大军传到欧亚大陆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是被十八世纪的德国大诗人歌德用来庆祝生日的时髦外来艺术,是派生过许多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并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先导艺术……而现在,这些皮影只能作为展览品被僵硬地陈列。

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兴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许,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皮影戏再也不可能像儿时一样活跃在乡村的夜晚。可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尊重——它曾经给人们带来过享受和欢乐,这就够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厅政治部现役办)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