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皮影戏
【类型】报纸
【篇名】最后的皮影戏
【作者】 秦雯
【简介】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 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 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 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 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 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58
【正文】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 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 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 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 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 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 最早的渊源。$$ 几许辉煌落寞,两千年后的今天,在陕西华县, 中国皮影发源之地,很多2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但没看 过皮影戏,甚至不知道皮影戏是什么。$$ 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 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这位一人演唱,有时 一唱就是八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 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 表演;“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的最后面,负 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上 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主要负 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外地的皮影戏,签手常 常需要几个人,有的戏班子人数甚至超过十个。而华 县皮影,签手和前声都只有一个,这就像古语里说的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孤寂的潘师$$ 2005年2月18日,正月初十。刘家塬的皮影戏老 艺人刘兴文给临村潘家塬的潘京乐打电话,说想热闹 一下。潘京乐就兴冲冲地扛着他的月琴走了一里多路 赶到刘家塬。那天华县下着鹅毛大雪,潘京乐到时全 身都白了。$$ 潘京乐今年77岁,是华县皮影戏目前的领军人 物,也是最年长的仍有能力演出的老艺人。$$ 方圆几百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过去很多人 不知他的大名,但提到“秃子娃”,大家都知道。谁家 想请皮影戏班子,都会点名找和潘老汉搭班唱戏的 “秃子娃”戏班。$$ 潘京乐14岁开始学戏,父亲和叔叔都是唱前声 的。“我十三四岁拜师学艺,15岁就登台演出。我师 傅当时在华县皮影戏唱得最好,他叫刘德娃。我五月 二十五拜师,十一月就开始演戏,当时割草时瞎唱几 句,村里的人都奇怪呢,说我唱得好。”潘京乐“五月 红”的称号就是那时传出的。据说,他的旦角苦戏最 神。$$ 正月初十这天,在刘家塬村长刘中智家,潘京乐、 刘兴文、刘华、刘建平、刘进瑞五人坐在火炉旁,哪 咿呀咿地唱了三个折子戏。这是流行于关中东部的碗 碗腔,阴柔婉转,勾人魂魄。刘进瑞专门把大学刚毕 业正在家休假的儿子招来负责录音。$$ 这个23岁的大男孩满脸的不情愿。他说,自己根 本听不懂潘京乐唱的是什么,也没兴趣知道。对他来 说,皮影戏就像曾经流行的军用书包,既不好看也不 实用,不会再有人喜欢了。$$ “没有签手,只能这样大家坐在屋里热闹一下了。” 村长刘中智说。年前,刘家塬添置了一些设备,组建 了秧歌队和锣鼓队,也将村子里能演皮影戏的人都组 织起来了。但“前声”虽然可以借用临村的潘京乐, 可找来找去,还是缺个签手。$$ 近几年,潘京乐常常被别的皮影社借用。他虽曾 是华县四大皮影社之一光艺社的社长,可现在已是光 杆司令。$$ “光艺社再也演不了戏了,因为就剩下潘京乐一人 了。”华县皮影研究协会会长姚现成说,“现在要听潘 京乐唱戏,就只能临时凑班子了。”下午三点多钟,艺 人们尽兴散去,潘京乐再次扛上他那已有100多年的 粗糙月琴,返回潘家塬自己的家。$$ 潘京乐的家还是20多年前的土房,老伴离开人世 也已是20多年前的事了。在点灯却仍昏暗的房间里, 一张大土炕足可睡5个人,那上面,一床薄薄的单人 被褥孤零零地铺在中间。$$ 坐在两面透风的过堂,潘京乐兴冲冲地指着挂在 过堂上的照片让大家看,其中一张是他与《活着》剧 组葛优等人的合影,这也是他在国内最荣光的一件事。$$ “那电影里最早出场的是我。葛优他们从天津来录 我的音,回去后模仿的。”而照片中另一位教葛优操纵 皮影的签手已经离开人世。$$ 然后,潘京乐又拿出自己收集的200多套剧本, 全是手抄本。“现在我是华县收剧本最多的人。没有 人会多过我。”但说着说着,老艺人落泪了,“不行 了,这帮年轻人干不成了,就是我能唱,也没人能配 合我了。”“潘师是华 县皮影的活化石,他要 一走,好多戏就永远失 传了。”随行的华县文 化馆馆长张更胜低着 头,慢悠悠地叹出一口 气。$$ 内冷外热$$ “华县的这些皮影 艺人,几乎个个都出国 演出过。法国、德国、 日本、新加坡……皮影 戏在国外的演出反倒是 场场爆满。”华县文化 馆馆长张更胜描述了华 县皮影戏的现状,内冷 外热。$$ 1994年,德国籍皮 影研究专家、年届80 岁的托梅老太太,以民 间名义邀请华县皮影戏艺人赴德国进行为期45天的全 德巡回演出。出国前例行审查时,中国对外友好协会 专门为西欧驻华代表们安排了一场华县皮影戏演出。$$ 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西欧驻华文化参赞白尚仁 (中文名)先生就来到艺人们住宿的宾馆,拉着艺人们 的手,反复地说,他看完演出后,一夜都没睡着。一 是碗碗腔的音乐一直在他耳边回荡,二是他怎么也想 不通,在中国竟会有这么动听美妙的戏曲音乐,而且 竟然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它的存在。$$ 近十年来,华县皮影戏艺人几乎每年都有出国演 出的机会。外国人不会端着板凳坐在露天看戏,皮影 戏只能在剧院上演,坐在后排的观众看起来就有些吃 力,但依然是场场爆满。$$ 但外国的观众救不了华县皮影。回国后,皮影艺 人面对的仍然是贫瘠的黄土高坡和习惯了电视和流行 歌曲的大众。$$ 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皮影设计、皮影研究者杨飞 认为,华县皮影之所以“墙内开花墙外红”,是因为外 国人喜欢中国最古老、最原汁原味的文化艺术,是一 种猎奇心理。皮影要在国内生存、延续下去,必须要 创新。$$ “皮存影亡”$$ 也许,把皮影变成工艺品摆放在家里,可以称得 上是华县皮影的一次成功创新。毕竟这样比唱戏带来 的经济效益要大得多。$$ 在华县四个皮影雕刻大家中,薛宏权算得上是一 路诸侯。$$ 见到薛宏权时,他刚从新加坡回来。这是薛宏权 和他的皮影工艺品第一次走进新加坡。在当地为期18 天的第十二届“春城洋溢华夏清”活动中,没见过皮 影的新加坡学生成为薛宏权最大的买主。现在,薛宏 权已经摆脱农民身份,在华县县城里买房买车,开了 间皮影雕刻工作室,雇了近20人专门搞皮影雕刻。华 县文体局在介绍华县皮影时,总是以走向衰老的潘京 乐和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薛宏权为代表,展示华县皮影 两条不同的出路。$$ 1992年,薛宏权和妻子去临潼旅游,在兵马俑门 口看到有很多民间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在卖,薛宏权马 上有了制作皮影工艺品的念头。1993年,薛宏权在县 城租了间房,雕刻起了工艺皮影。现在,薛宏权说自 己的产品主打高端市场,主要销售对象是大型旅游景 点、星级饭店和外宾。一副工艺皮影装上镜框,一般 售价都在三四百元左右,高的可达上千元。而在薛宏 权的示范效应下,柳枝镇已成为华县最大的工艺皮影 雕刻基地。就在去年,华县政府也提出了将皮影制作 向产业化发展。$$ 可是很多皮影戏研究者和艺人们却担心 起来。陕西美图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惠焕章 一直致力于皮影戏传承,他依然坚持保存皮 影戏的声像资料要比雕刻皮影重要得多。惠 焕章说,民间的皮影都被收购作为家居装 饰,就仿佛把皮影从民间肥沃的土地中活生 生拔了起来,而民间的老皮影卖完了,新皮 影也成了紧俏商品,于是多少皮影艺人成了 皮影手艺人,唱一场戏还不如做一个皮影 人,这就像把拔出的皮影再使劲甩上几甩, 把牢牢笼着根系的保命泥土也甩得干干净 净。$$ 在惠焕章等人看来,以皮影为代表的很 多民间艺术,正是在拯救的口号中脱离了它 生生不息的民间社会,渐次蜕变了那原本光 鲜夺目的富丽色彩,成为一张干瘪瘪的“皮 影”。$$ 坚持到底$$ “死马是医不活的,活马迟早是要死 的。”惠焕章常常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 作。他办了一个华县皮影的网站,还自费把 艺人们请到西安,将尚存的皮影戏录成音像 资料保存。$$ 他并不隐瞒自己的商业目的,但他说, 既然政府没有做,民间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保 护都是有意义的。$$ 消失是一个瞬间动词,世间万物,要么 存在,要么消失,很难说哪个时刻某个事物 正在消失。然而,“存在”二字似乎难以凸现皮影眼下的 艰难处境,而说它“消失”,又忽略了民间文化那种生生 不息的特殊性,也许,只有用“正在消失”这个自相矛盾 的说法,才可以概括华县皮影目前的生存状态。$$ “皮影戏的死亡是必然的,也许就是20来年的事 情,但是我这一辈子肯定会坚持到底。”已由“签手” 转为皮影雕刻艺人的魏金全说,他愿意用他雕刻皮影 的收入来养皮影戏,只要能将这个东西保留下来。$$ 华县副县长林跃和文体局局长贾平京也在用自己 的方式抢救着皮影。春节前夕,林贾两人带上慰问品 去每一个老皮影戏艺人家中拜年。告诉艺人们,皮影 戏不会灭亡,大家都要坚持。$$ 按照华县县委县政府的想法,今后要把皮影艺术 的演艺、雕刻,纳入到县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业来 抓,以扩大规模,提高技艺,增强效果,把皮影艺术 作为一项产业来抓。$$ 同时,对这种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还 想通过申请“皮影之乡”称号,甚至申报世界文化遗 产,以赢得全国、全世界对皮影艺术的关注支持。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