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海宁初赏皮影戏

海宁初赏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海宁初赏皮影戏

【简介】 海宁初赏皮影戏 我也来玩一回皮影戏。 文/图黄晓慧 前不久去了一趟嘉兴海宁的中国皮革城,意外欣赏了一回海宁皮影戏。 与我的家乡温岭长屿硐天一样,海宁中国皮革城也是国家4A级旅游区,因为没有购物的想法,在皮革城楼上楼下转悠了半个小时左右后,便觉无聊了。正在百无聊赖之时,看到皮革城的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221

【正文】

海宁初赏皮影戏

我也来玩一回皮影戏。

文/图黄晓慧

前不久去了一趟嘉兴海宁的中国皮革城,意外欣赏了一回海宁皮影戏。

与我的家乡温岭长屿硐天一样,海宁中国皮革城也是国家4A级旅游区,因为没有购物的想法,在皮革城楼上楼下转悠了半个小时左右后,便觉无聊了。正在百无聊赖之时,看到皮革城的购物指南地图上标注着“皮影戏”三字,便按图索骥,踏访了海宁皮影戏馆。

皮影戏馆就在餐饮一条街上,门口上边写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字样,左右玻璃门上则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宁皮影戏”和“海宁皮影戏简介”资料。据上边的资料介绍,海宁皮影戏源于南宋,其时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南渡移民中,有一批来自河南濮阳(今商丘)的皮影戏艺人,后来到海宁盐官居住,从此,独特的海宁皮影戏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2003年,海宁皮影戏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进皮影戏馆,只见一男二女三位中年人正在钉一块类似绣花棚的布幕,笔者便和他们攀谈起来。原来,他们是海宁江南皮影艺术团的施森炎、郭志英、王祥芬三位,这块布幕,就是演皮影戏用的布幕,用的是透光性较好的绸布。

施森炎等告诉笔者,艺术团在盐官和中国皮革城都设了点为游客免费演出,当天不巧的是,他们的一批同事刚好要到杭州浙江展览馆参加省里举办的“千镇万村种文化”展会,有些人物众多的皮影戏就不能表演了,不过,三个人也能演一台戏,我可以欣赏一下童话剧《龟与鹤》。

他们将钉好的布幕装上戏台后,就开始演出前的准备。郭志英、王祥芬两人首先把戏中的布景贴在布幕一角,这一布景放上去后,布幕上马上出现海边的礁石上苍松翠竹之景,这些布景都是羊皮彩绘的,并不像陕西等地的皮影戏一样,采取镂刻工艺。而据《海宁皮影戏》(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一书介绍,南宋初年还是采取“素纸镂刻”的,当时的皮影影偶被叫做“纸人头”、“百纸头阿三”,但后来很快被羊皮取代,因此,海宁皮影艺人至今仍称皮影戏为“羊皮戏”。该书作者分析采用羊皮的原因有三:一是海宁是重要的湖羊繁育基地,优质羊皮为海宁制革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其次,海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梅雨季节,纸影极易损坏,而羊皮影偶显然更易保存;其三是羊皮彩绘表现力比素纸镂刻强。而元明以后,海宁皮影影偶改用牛皮,并沿用至今,但是“羊皮戏”的名称一直没有变。

做好各种准备将开演时,皮影戏馆内仅有我一名观众。“快来看啊,演皮影戏喽!”我走出门向往来的人们高喊起来,“免费的,快来看皮影戏啊,戏快要开始了!”几声叫喊后,果然有效果,先后来了三四位游客。其中一位和我一样,先到后台看个究竟。

在这一《龟与鹤》中,郭志英操纵影偶“鹤”,鹤的身上有四根操纵纤棒,头与身躯两根,两只鹤腿上也有两根操纵纤棒,郭志英口中还含着一个哨子,模拟鹤唳之声。王祥芬则是操纵影偶龟的。施森炎原是艺术团乐队的,但也精通操纵影偶。这个童话剧《龟与鹤》只需三个人就能演出,因此,乐队都省了,只用录好的音乐伴奏,施森炎得以腾出手来帮助郭志英操纵影偶。

演出开始了,只见郭志英操纵鹤头与身躯上的两根操纵纤棒,施森炎则手拿另外两根操纵纤棒,在布幕后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于是“翩然一只云中鹤”便投影于布幕上了,从布幕正面看,活灵活现。

《龟与鹤》讲述的是一只白鹤在海中礁石上与乌龟相遇相斗的故事。白鹤自负聪明伶俐,鹤喙尖利,亭亭立于龟背上,龟的头刚一伸出,鹤喙即啄之,龟即缩头,鹤又啄龟尾,龟尾又缩进去。在鹤的进攻下,龟被搞得狼狈不堪,最后不得不逃到海中。接着,鹤停立在礁石上昂首弄姿,顾盼自雄,但是,龟岂会甘心落败受鹤欺侮。且看:龟悄悄地重又爬上礁石,接近鹤后,伸首猛咬鹤一口,鹤不提防被咬伤负痛飞离,天空中悠悠然掉落一根羽毛。

在演出过程中,施、郭、王三人操持影偶,再加上哨子、梆子、竹板等发出的配音效果,将龟鹤相斗的情景模拟得惟妙惟肖。

演出结束后,又有几人好奇地到后台去看个究竟。施森炎问其中一名十几岁的小学生想不想自己动手演一演,小学生起初不敢,后拿起了一根“龙”, 施森炎手把手教他操纵了一回影偶。接着,两人各持一个龙形影偶,演起双龙抢珠的争斗场面,但见双龙你起我伏,在天空中夭矫腾跃,这时,小学生已经迷上了玩皮影,爱不释手了。 当地一位年轻家长,带着三四岁的孩子也来到后台,小男孩也饶有兴致地操纵着影偶,玩得挺开心。

《龟与鹤》毕竟是一个新编的童话剧,而传统的海宁皮影戏,据说唱的是海盐腔,那可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期待着有机会重赏海宁皮影戏。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