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皮影戏
【类型】报纸
【篇名】秦州皮影戏
【作者】 白尚礼
【简介】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 戏”、“土影戏”。在古城秦州,皮影因 其材料多用牛皮制作,故秦州皮影戏 又被称为“牛皮灯影子戏”。据相关史 料记载,皮影戏起源于汉,兴于明,繁 荣于清中叶,鼎盛于清末民国初年。 秦州是秦人的发祥地,是秦文化的起 源地,据专家考证,秦州皮影戏形成 于秦时期,盛行于明,广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67
【正文】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 戏”、“土影戏”。在古城秦州,皮影因 其材料多用牛皮制作,故秦州皮影戏 又被称为“牛皮灯影子戏”。据相关史 料记载,皮影戏起源于汉,兴于明,繁 荣于清中叶,鼎盛于清末民国初年。 秦州是秦人的发祥地,是秦文化的起 源地,据专家考证,秦州皮影戏形成 于秦时期,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唱词 和唱腔主要以秦腔为主。因此,以秦 腔为主调,皮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天 水民间艺术,便在秦州这块神奇美丽 的土地上扎下了根基。 秦州皮影戏大约在明清时就已 经十分流行,皮影的造型俊俏大方, 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制 作时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 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 透明。待牛皮煮熟刮干净、晾至净亮 透明后即可制作。制作时先将样稿轻 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 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 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看上去整体效果 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 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 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 组合即可上台表演。关于皮影的传统 雕刻技法和过程,艺人们归纳为顺口 溜说:“冼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 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 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 算完”。在有些地方也有用硬纸片制 作的皮影,但那种皮影挑动不太灵 活,而且保存时问不常,几年下来着 色容易脱落,浸水容易腐蚀变形,在 箱子中收拾不当还容易弄断压皱。因 此,秦州早期的材料多数是用牛皮制 作,偶尔也用驴皮、羊皮做的,但质量 都没有牛皮的坚韧、耐用。说到这里, 我又想起一则关于皮影戏幕后整理 存箱的流传:说是皮影戏晚上演完 后,有时因为演出时间紧,皮影的四 肢可以整体存放,但是头部必须单独 拆下来,不然这些皮影们晚上会在戏 箱子里面闹腾,搞得大家都不能正常 的休息。 皮影戏的表演一般是在晚上进 行(也有在白天表演的,但其效果就 没有晚上那么逼真),台子的搭建相 对比较简单,通常是用木头或钢管固 定成“井”字形,上面铺上木板,顶部 盖上棚布,表演时在台子前方绑上一 片不到3平方米的白布或纱布,用灯 光照射用牛皮或纸扳雕刻成的人物 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只有6平方 米大小的后台,一般只需二三个演觅 操纵皮影,其他几名演员除了各自手 里的乐器外,还要照顾到一边放着的 锣或镲,时而还要在声响的配合下, 和着挑动皮影的艺人按照不同的角 色,装扮成生旦净丑的腔调唱着秦 腔。说起皮影,后台看到的皮影颜色 暗淡,被夹在一个个大布面夹子里, 或者挂在绳子上,演员则根据剧情随 时取下来舞动,然而当灯光穿过皮 影,白布另一侧显现出来的人物、房 屋、用具颜色却异常明艳。虽然如此, 可观众对幕后的兴趣非常的大,整个 表演过程中,不断有人掀起后台的围 帘探头探脑往里看,特别是小孩子, 看皮影戏的表演,大多是冲着幕后这 个神秘的地方而来。 皮影戏的唱词唱腔主要是以秦 腔戏文(折子戏)为主,但唱法略有不 同,戏文有暗示人们生活中要从善做 人,不要做伤天害理的坏事,不然死 后要受到阴间种种惩罚的剧目《游十 殿》;有歌颂美满幸福的爱情剧目《花 亭相会》;还有大人小孩子爱看的古 典打斗剧目《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 精”,《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连营、草 船借箭”,《封神榜》中的“黄河阵”等。 有的班子在剐开场时,还采用民间曲 子、秧歌中“极兴”的腔调,有时还带 有搞笑、娱乐的情节。如在城郊周边 流传一个笑话:说是某村请了一家戏 班子,晚上演出前戏子被派到村民家 吃饭,有户人家怕戏子过年太油的东 西吃腻了,为了表达热情,就特意漏 了一顿锅鲰(面鱼),谁知戏子没理会 对这户人家的意思,晚饭没吃饱,便 在皮影开始的对自中唱到:“来到了 xx的xx村,锅鲰漏了几盆盆……” 等等,结果惹得双方都不高兴。这里 引用,只是说明皮影戏中的“极兴”表 达形式,没有半点褒贬意思。 秦州皮影戏在天水六七十年代 特别盛行,大凡庙会和节庆期间,在 南乡和城郊区域一带,各村都要请最 好的皮影戏班来唱几天,一来是图个 热闹喜气,二来也是展示自己村子经 济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八九十年代 的秦州农村经济还不太富裕,逢年过 节、庙会期间能够请得起大秦腔班子 的乡镇不多,而皮影戏以它栩栩如 生、惟妙惟肖的表现手法和经济实惠 的表演酬劳,赢得了农村老百姓的普 遍接受和欢迎。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五 月五“端阳节”、八月十五“中秋节”, 皮影戏便在这里成了重头戏。每到夜 幕降临的时候,全村都沉浸在一种喜 庆、祥和的气氛中,此时,男女老少都 提着凳子早早的占好位置,只等待皮 影戏开演的锣鼓声。正所谓是“你村 唱罢转我村,一村唱完走邻村”,皮影 班子往往是忙个不亦乐乎,如若哪个 村的会长宴请动作稍微迟缓一点,戏 班子来村时间紧,错过了好日子,这 个村也就只好等来年早早下帖了。 皮影戏的表演是一种双重的艺 术,一方面它需要表演者要有娴熟的 动作技术和灵活自如的形体分解,需 要按照剧情的发展和乐器的节奏来 恰如其分地达到表演的目的。另一方 面,表演者需要有深厚的秦腔功底, 皮影戏的表演好不好,主要是要看挑 动皮影者的表演动作好不好,秦腔的 调子响不响,能不能让欣赏皮影戏的 观众,真正感受到皮影艺术带给他们 生活的乐趣和精神享受。一种文化形 式是和一种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中国 的大多数民间艺术形式与农业社会 的生活方式分不开。当各地都奔着更 发达的生活方式前进时,注定要使非 物质的、没有现实的使用价值的艺术 陷入困境。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