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皮影戏唱得心欢喜

皮影戏唱得心欢喜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皮影戏唱得心欢喜

【作者】 李新 钟元

【简介】 皮影戏唱在村口 不看电视看皮影 秋高气爽,暖阳如春。皮影戏台子就设在村子四里庙的院场内,这里是千年古刹四里庙,是远近闻名的佛教院落,村子也因此而得名,先前作为村小学,撤校后就成了村民们活动的场地。上午9点不到,台下的妇女和抽着烟的老人们等着看戏。温暖的阳光下他们的脸有些泛红。十几个顽皮的小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44

【正文】

皮影戏唱在村口 不看电视看皮影

秋高气爽,暖阳如春。皮影戏台子就设在村子四里庙的院场内,这里是千年古刹四里庙,是远近闻名的佛教院落,村子也因此而得名,先前作为村小学,撤校后就成了村民们活动的场地。上午9点不到,台下的妇女和抽着烟的老人们等着看戏。温暖的阳光下他们的脸有些泛红。十几个顽皮的小孩子在皮影戏幕布下高兴地跑来跑去。

9时10分许,戏台上响起鼓声、胡琴声以及唢呐声。伴着演奏声,两位过六旬的男子拉开了唱腔,皮影戏把式唱道:“哎!万岁您听呐,我仁贵(啊)骑马在山头(啊),(唉)耳听个万岁连声叫,仁贵我骑马下山岗,白虎鞭赶走了个盖苏文(啊)――”把式的唱腔高亢、粗犷、动听,让人入迷。

“我们村每年九月九重阳节以及春节、清明等节日就开始唱皮影子戏,一唱就是七天八个晚上。家里有电视,但皮影子戏还是好看得很。”认真看戏的76岁的王四战老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过年过节时,村民们便组织在四里庙村古寺院场子里唱皮影子戏、搞文艺演出,比起以前实在好太多了。现在农村里过节日比城里还热闹呢。”王四战自豪地说。

乡村里的大世界 在戏台子内,戏把式一边唱,一边双手控制皮影人物的动作,并根据戏的进度熟练地递接皮影人物以及道具。负责吹拉弹奏的上手、下手和中手也按照把式的唱腔,有序演奏着手中的二胡、唢呐以及小战鼓、梆子等乐器并和腔伴唱。在不到6平方米的台子内7人各负其责,一唱就是三个多小时。

唱了四十多年皮影戏的彭公是祖传皮影艺人,上世纪70年代,他们就组建了皮影戏班子,每年农历的正月至秋收时节,要演六十多场,全年的演出也在百场以上。四里庙村委会主任陈道文对记者说,现在皮影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根据群众的喜好,通过群众们喜闻乐见的皮影戏,一方面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另一方面丰富皮影戏的内涵,传承优秀文化。

“哎!我的贤臣呐,孤(啊)家一听喜在心,原来是孤家的应梦臣。”把式一段唱完,台子内瞬时间响起合奏的乐曲通过挂在台柱上的高音喇叭传向全村的湾湾落落,听得人心情舒畅。虽然已近午饭时间,但是村民们的热情一点都不减。

村委会主任陈道文告诉记者,在孝感市委办公室的援助下,四里庙村今年8月份建起了两个文化活动中心,兴建起健身区、篮球场区、乒乓球场区、休闲娱乐区等。“我们村将打造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先进村,今后我们村将会开展更多的最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陈道文说。

当日晚上7时,记者离开四里庙村时,明月当空,村民们依然津津有味地在看皮影戏。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这几年富裕起来的村民,没有忘记传统的皮影戏。今天,电视、电脑虽然被人们所接受,但优秀的传统文化依然扎根在淳朴的村民们的心中。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