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皮影戏 后继有人
【类型】报纸
【篇名】海宁皮影戏 后继有人
【简介】 11月12日,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杭州召开。近200项参展非遗精品均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不少兼有中华老字号品牌。海宁皮影戏的展示,是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海宁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南宋传入当地后即与“海宁小调”相融合,至今有800多年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29
【正文】
11月12日,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杭州召开。近200项参展非遗精品均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不少兼有中华老字号品牌。海宁皮影戏的展示,是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海宁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南宋传入当地后即与“海宁小调”相融合,至今有800多年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有20多个戏班,能演300余个剧目。而今,仅存几位年逾七旬的老艺人,后继乏人。
郎章铭出身“皮影世家”,他是家族第六代传人,郎章铭为了继承传统皮影戏,2008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舞起皮影戏。为了学到传统皮影戏的精髓,他逐一登门拜访海宁会皮影的老艺人。
如今,郎章铭已学会了童话剧《鸡斗》、《龟与鹤》,神话剧《闹龙宫》等5部戏。郎章铭还不满足,“有的老艺人肚子一藏就是上百本大戏,只有拼命学,才能让更多宝贝留下来。江南皮影剧这门古老的艺术也就传承下去了。”
拥有从商经验的董事长沈凤娟一直努力“要扩大商演,补贴演员收入”。去年开始,在海宁皮革城内的皮影戏展示馆每天都有演出。
导报记者 朱钊年 摄影报道
皮影戏班郎家班的第6代传人郎章铭在现场认真表演《龟与鹤》)(前一)。
剧团的老艺人在表演皮影戏。皮影戏《龟与鹤》中的鹤在郎章铭的表演下栩栩如生。小朋友对传统的皮影戏极为好奇,驻足观看。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