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秦师傅的皮影戏

秦师傅的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秦师傅的皮影戏

【简介】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消息通讯员李刚 2月3日,大年正月初四,晚间的气温降到4℃,红安县华家河镇新店村里的皮影戏要开始了。 晚饭刚过,皮影戏班的秦师傅就来到我家,见到我就笑着说:“快放鞭炮呀!”我呆呆地站着问:“为什么呀”“你笨呀,鞭炮一响,村里人就晓得戏要开演了嘛!”不等我回答,秦师傅就张罗开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03

【正文】

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消息通讯员李刚

2月3日,大年正月初四,晚间的气温降到4℃,红安县华家河镇新店村里的皮影戏要开始了。

晚饭刚过,皮影戏班的秦师傅就来到我家,见到我就笑着说:“快放鞭炮呀!”我呆呆地站着问:“为什么呀”“你笨呀,鞭炮一响,村里人就晓得戏要开演了嘛!”不等我回答,秦师傅就张罗开了。果然,鞭炮声还未散尽,村里的人就三三两两提着火笼、顶着北风慢慢聚拢在戏台前了。透过布屏,在白炽灯的映照下,5位老人咿咿呀呀唱起红安华河方言……皮影,演绎着郭子仪辞别儿女情长、驰骋疆场救国兴唐的故事,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虽然风很大、天很冷,台下很多人挤在一起,没有凳子,站着的人很多,看得如痴如醉。

趁着演艺间隙,我问秦师傅:“这皮影有多少个年头?”老师傅呵呵一笑:“有你几个大啰。”这5位老人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上世纪60年代时他们因爱好相同而组成皮影戏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电视的冲击,皮影戏很少有人看了,每年几乎只抱着皮影“晒一次太阳”,他们也没有放弃。进入新世纪,随着人们传统文化意识觉醒,传统习俗逐渐回归农村,家乡的皮影戏又重新获得生机。现在每逢喜庆事、传统节假日,乡亲们都会请来皮影戏班唱戏祈福。

听说秦师傅的皮影戏已经从腊月初排到了正月底,我开玩笑说:“你这就比明星还厉害哦,档期排得满满当当,还是在家门口呢。”秦师傅笑了:“现在乡亲们喜欢,也无愧我们当初的坚持,心里也有一些安慰吧!”说完脸上又陷入了忧郁:“只怕演不了几年咯,我们几个老了后,就再没人唱咯……”

是呀,红安皮影戏虽然被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秦师傅们毕竟不年轻了,民间年轻艺人又接不上来,唱来唱去还是秦师傅那些张“老熟”面孔,皮影戏的明天究竟向何处去……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