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老两口的皮影戏

老两口的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老两口的皮影戏

【作者】 王建亮

【简介】 “大嘴巴说过年,现在让我来说说咱青岛的年俗……”当简易的舞台幕布上映出皮影的影像时,台下的观众就被吸引住了,随后腊八粥、天后宫撞钟、萝卜会、糖球会等岛城年俗一一道来,观众们随着各种皮影形象的演出也了解了青岛的年俗。不过,很多人难以想象,这是由两名七旬老人操持起来的青岛首部皮影戏,他们就是72岁的刘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72

【正文】

“大嘴巴说过年,现在让我来说说咱青岛的年俗……”当简易的舞台幕布上映出皮影的影像时,台下的观众就被吸引住了,随后腊八粥、天后宫撞钟、萝卜会、糖球会等岛城年俗一一道来,观众们随着各种皮影形象的演出也了解了青岛的年俗。不过,很多人难以想象,这是由两名七旬老人操持起来的青岛首部皮影戏,他们就是72岁的刘尚仪和67岁的杨月华。

“我们绝对是青岛最早开始做皮影和皮影戏的。”杨月华说,他们两口子三年前在西镇台西纬四路开了岛城首家皮影工作室——大嘴巴皮影工作室,为了让更多的青岛市民了解皮影艺术,还自费买道具置办设备四处奔波演出。刘尚仪老人是河北唐山人,15年前就迷恋上唐山皮影的制作,苦练多年后终于掌握了一手熟练的皮影雕刻制作手艺,老伴杨月华则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喜好传统曲艺,两人人老心不老,在皮影这个共同爱好的基础上开创了青岛皮影,虽然花光了退休金,但是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尽量多地为青岛市民公益演出,偶尔也做点商业演出贴补做皮影的成本。

几张皮子一把刻刀、简易的舞台、洁白的幕布,造就了惟妙惟肖的皮影人物形象以及生动有趣的青岛特色皮影戏,选皮、磨皮、雕刻、上色、拼装……十几道工序下来才能做出工艺复杂的皮影形象,每个皮影人物做完往往需要一周的时间。做出了皮影还不算,等皮影形象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老两口又着手创作饱含青岛特色的皮影戏。“就是起先有个稍大点的皮影,特点是嘴巴大,然后我们又根据青岛的年俗创作出了快板书皮影戏。”杨月华老人说。于是,第一部青岛皮影《大嘴巴说过年》就诞生了,随后,他们还单独创作了皮影戏《萝卜会》、《糖球会》、《崂山道士》等。“其实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青岛皮影活起来,并传下去。”杨月华说。

文/图 记者 王建亮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