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河北皮影戏进京抖“包袱”

河北皮影戏进京抖“包袱”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河北皮影戏进京抖“包袱”

【简介】本报记者报道行头是两个大箱子,里边装着70多件皮影演出使用的人物和道具。昨天下午,河北昌黎向东皮影剧团“张家班”的班主张向东进京,在门头沟博物馆举办的“全国皮影传统流派雕刻精品邀请展”上大抖冀东皮影绝活儿。 一块白布作为背景,62岁的张向东正在布置场景。他和他的剧团将给观众表演冀东传统皮影戏“三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014

【正文】

本报记者报道行头是两个大箱子,里边装着70多件皮影演出使用的人物和道具。昨天下午,河北昌黎向东皮影剧团“张家班”的班主张向东进京,在门头沟博物馆举办的“全国皮影传统流派雕刻精品邀请展”上大抖冀东皮影绝活儿。

一块白布作为背景,62岁的张向东正在布置场景。他和他的剧团将给观众表演冀东传统皮影戏“三打祝家庄”。在张向东手中,原本挂在墙上毫无生气的皮影人物立刻“活”了起来,胳膊、腿脚运动自如,眉目间也多了几分神采。不过,记者还是发现冀东皮影与先前所看到的北京西派皮影之间的差别。具体说,冀东皮影人物的脸部造型很像佛像,这一点得到张向东的肯定。他说,冀东皮影的人物造型都很讲究,一般是直线鼻梁,方形下颚,曲线的眼睛。他拿起“三打祝家庄”的女主角扈三娘说,其头部造型就是参考了龙门石窟中的佛像。

13岁就开始学习皮影的张向东还向记者抖出冀东皮影的独家“包袱”。他从墙上摘下一支长枪的皮影刀具,然后套在扈三娘的手中,借着皮影人物和刀具之间支杆的力量,扈三娘手中的这支长枪前后翻飞,而且速度可快可慢。张向东说,这门绝艺使冀东皮影人物在表演时效果更加逼真,仿佛就是真人的动作一样。

记者了解到,昨天至7月13日的皮影展期间有多个皮影剧团献艺,除了来自河北昌黎的“张家班”,北京西派皮影“路家班”第六代传人路海也将率弟子表演皮影戏,而且是每天有两个戏班同时开演,观众可领略不同地区皮影的独特风格。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