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皮影戏经历存亡之夏

皮影戏经历存亡之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皮影戏经历存亡之夏

【作者】 刘颖

【简介】在中国木偶剧院的小星星剧场里,最近几天北京皮影剧团正在演出神话剧《哪吒闹海》。$$在剧院旁边的艾德熊店里,几个正吃着快餐的中学生在听到皮影戏这个词时一脸的茫然,异口同声地表示不知道皮影是什么,当然更不知道是怎样演的。$$在现代资讯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皮影戏这种古老戏种似乎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45

【正文】

在中国木偶剧院的小星星剧场里,最近几天北京皮影剧团正在演出神话剧《哪吒闹海》。$$在剧院旁边的艾德熊店里,几个正吃着快餐的中学生在听到皮影戏这个词时一脸的茫然,异口同声地表示不知道皮影是什么,当然更不知道是怎样演的。$$在现代资讯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皮影戏这种古老戏种似乎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作为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一块“活化石”,皮影戏是否还能生存下去?皮影戏要继续发展,出路又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目前北京惟一还在坚持演出皮影戏的北京皮影剧团。$$$$皮影艺术后继乏人$$在位于琉璃厂东街的宣武区文化馆内,皮影剧团的演员们正在紧张地排练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记者环顾这间只有100平方米左右的排练场,除了演出用的道具外,就只有几张简陋的办公桌椅了。这么热的天气,十几位演员却只能靠两台电风扇降温,这样的条件在北京的剧团里实在是少有的。$$在排练间隙,记者见到了皮影剧团的李宏团长,据李团长介绍,现在剧团所用的这间排练场还是向文化馆借用的,平常日子演员们就在这间屋里排戏,如果有观众要看演出,临时码上椅子,这里就变成了剧场。$$谈到剧团所面临的困境,李团长显得忧心忡忡:“我是1979年调到北京皮影剧团的,那时剧团刚刚恢复,我和一群20来岁的年轻人充实到剧团中来,在80年代皮影戏的全盛时期,团里共有40多人,演员、乐队一应俱全。进入90年代后,随着皮影戏的日渐衰落,很多人都调走了,现在只剩下十几个演员。从1979年到现在,剧团就没有再来过演员,现在的这拨儿人最年轻的也已经40多岁,而几个老演员都该退休了。如果没有新人接班的话,那么过不了几年,皮影戏恐怕就会在北京的舞台上消失了。”$$$$一场演出为六个观众$$目前,每逢双休日,北京皮影剧团都会在中国木偶剧院演出皮影戏,主要节目都是面向儿童的童话、寓言类剧目。每一场演出,除去场地租金、演员的补贴外,团里几乎赚不到什么钱,有一次演出时整个剧场只有6位观众,比后台的演员都少,但剧团却一直坚持演下去。对此,李团长认为,剧团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能保住一个宣传皮影戏的窗口,让观众还能够看到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提起剧团的演员们,李团长充满了深情:“现在皮影戏不景气,演员们每月只能拿到几百块钱的工资,但他们却始终没有离开,做了一辈子皮影,要大家离开这儿还真是舍不得。我们的演员都是全活儿,既自己制作道具,也在舞台上表演,每次到外面演出,演员们自己搬道具、搭台子十分辛苦,但却没有人抱怨。我们团里的陆老师是皮影世家,在这里干了一辈子,都50多岁了依然坚持和大家一起忙里忙外,实在是因为舍不得啊!”$$对皮影的热爱让这些普通的皮影戏演员们默默地承受着艰苦的工作而无悔地选择了留下来。$$$$皮影的出路只能流向旅游?$$在一家经营陕西风味的餐厅里,记者看到,大堂的墙壁上挂满了镶在镜框中的皮影,突出了餐厅的民俗风情。餐厅老板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经营的是陕西风味,所以就挂上了这些皮影,既可以突出餐厅的特色,也是对从小看惯了的皮影戏的一种怀念。$$对是否会买票去看皮影戏时,这位老板回答得很干脆:“不会再看了,挂这些皮影只是用来怀怀旧罢了。现在有那么多好看的东西,谁会看这种老掉牙的玩意。”没有创新,演出的剧目只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有关皮影衰落的最主要原因。$$在琉璃厂,很多店铺都可以买到皮影人,价格也不算贵,由于一个只要几十元钱,买的人也很多,据店老板介绍,北京有不少人把收藏皮影当成一种爱好,皮影很有民族特色,挂在家里当成一种装饰挺漂亮的,也有一些人专买那种带操纵竿的,闲来无事自己摆弄摆弄,权当是个玩具。$$难道在不久的将来皮影真的只能成为徒具“皮”而没有“影”的摆设,出现在博物馆的藏品中、家里的装饰画上,而皮影戏则永远变成了一种遥远的回忆?$$对此,李团长则有着不同意见:“皮影戏流传了几千年,几经兴衰却保留下来,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目前剧团确实遇到很大的困难,我认为皮影戏要发展,必须打开国际市场,来我们这里看戏的外国人对皮影戏都非常感兴趣,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做好皮影戏的对外演出市场,皮影戏的生存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我们也希望一些有实力、有责任感的企业能够扶持一下皮影这个古老的戏种,毕竟,我们不能眼看着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皮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消失。”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