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桐柏皮影戏还能演多久

桐柏皮影戏还能演多久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桐柏皮影戏还能演多久

【简介】古老的木架,雪白的幕布,在激越的鼓乐声中,皮 影艺人双手操纵着几根细细的竹棍,舞弄得小小的皮 影蹦蹦跳跳……这样的场面,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看 到了。然而,记者近日却有幸在桐柏山区目睹并感受了 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 河南皮影戏 桐柏为代表$$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或“影戏”,是广泛流传于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086

【正文】

古老的木架,雪白的幕布,在激越的鼓乐声中,皮 影艺人双手操纵着几根细细的竹棍,舞弄得小小的皮 影蹦蹦跳跳……这样的场面,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看 到了。然而,记者近日却有幸在桐柏山区目睹并感受了 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 河南皮影戏 桐柏为代表$$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或“影戏”,是广泛流传于 我国民间的一种造型艺术与戏曲艺术相互影响、并行 发展的综合性艺术。据《中国皮影志》介绍,我国皮影 戏共分河南、山西、陕西、唐山四大流派,各派都有自己 的独到之处。其中,河南皮影戏就是以南阳为代表的桐 柏皮影戏。$$ 桐柏皮影戏历史悠久,唱腔优美,语言通俗,在美 术制作和打击乐器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 皮影戏流传剧目较多,有些已经失传,现保留下来仍在 演出的剧目有《杨家将》《狄青传》《五虎平西》《隋唐 演义》以及《西游记》《三仙斗》等60多个剧目。$$ 据传,桐柏皮影戏始于南宋。当时金兵南犯,岳飞 率军驻扎桐柏,曾多次出兵信阳,阻遏金兵南下。当时, 不少皮影艺人因仰慕岳飞的忠勇而流入桐柏。由于皮 影体积小,箱具轻便,五六个人便可凑成一台戏,很适 合在山区演出,所以皮影戏流入桐柏后便很快发展起 来。据史料记载,到清康熙年间,桐柏全县皮影戏共发 展到120余班,到解放前仍有60余班。$$ 解放后,桐柏皮影戏也曾有过长足发展。1957年, 桐柏皮影戏参加南阳地区“曲杂木皮”大赛,演出剧目 《火焰山》获二等奖;1983年年底,桐 柏皮影老艺人制作的皮影参加在北 京举办的中国民间美术展览,并被 《人民日报》选登报道;1989年,桐柏 皮影戏又参加了河南省民间艺术节。$$ 活跃在豫鄂边界的皮影艺人$$ 在桐柏,皮影戏在群众中很有影 响,街头巷尾随便找个大人小孩,都 能给你说出一大串诸如“大王腰” “小王腰”“大半夜”“小半夜”等皮 影艺人的名字,并且每个名字背后都 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如“小半夜”,其 真名为沈华州,月河镇闵庄村人,他 业精艺深,表演生动,演出的皮影戏群众一看就入迷, 一唱就是半夜.因其父艺名“大半夜”,故他的艺名“小 半夜”。目前,桐柏的皮影戏班子共有4个,他们农闲外 出演戏,农忙回家操持农活,活动范围主要在豫南和鄂 北地区。吴城镇下刺园村岳秀良的皮影戏班子便是其 中之一。岳秀良今年55岁,他15岁拜本县毛集镇田木湾 村著名艺人杨明山为师,学习皮影戏,如今是桐柏皮影 戏行当里的“大腕”级人物。$$ 岳秀良的皮影戏班子连他一共5个人,两个吹唢 呐,两个吹笙兼司锣鼓。每到一个地方演出,首先要用 自带的木架搭一个棚,挂一块白布,在幕后放置好照明 灯具(解放前 用油灯两盏,上 世纪六七十年 代改用汽灯,现 在多用电灯)。 每场演出三四 个小时,收费 100元。岳秀良 说,由于桐柏皮 影戏收费不多, 山区群众一家 一户就可请一 台皮影戏唱三 五天,因此他们的皮影戏在桐柏山区很受欢迎。如今, 岳秀良的皮影戏班子活动范围东到信阳,西到桐柏淮 源镇,南到湖北随州,北到泌阳县。$$ 据悉,除了岳秀良外,在桐柏较有影响的还有彭大 义、唐兴运、邓家良等一批皮影艺人。其中,今年31岁家 住吴城镇邓庄村的彭大义是一个集演唱、吹打、伴奏、 雕刻皮影于一身的全面人才,很有发展潜力。$$ 桐柏皮影戏吸引了日本女博士$$ 2001年8月20日,32岁的日本早稻田大学女博士 稻叶明子,受四川大学一王姓教授所著《中国皮影 戏》一书影响,在王 教授的介绍下,带着一名翻译来到河南皮影戏之乡桐 柏。$$ 在桐柏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稻叶明子于 当天赶到了吴城镇下刺园村岳秀良家。在岳秀良家, 老艺人和他的同伴为稻叶明子进行了即兴表演。在唢 呐、笙、锣鼓的伴奏声中,岳秀良行腔用调,以高超娴 熟的技艺,操持皮影跃马横戈、闪转腾挪、捉对厮杀, 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一下子,来自日本的 女博士被这散发着神奇艺术魅力的中国民间古老皮 影戏吸引住了。她当即拿出200元钱,要求岳秀良专门 为她演场皮影戏。$$ 在岳秀良家的厢房内,挂着数百个皮影,它们像 一件件珍宝,深深吸引了稻叶明子。这些皮影在人物 造型上非常讲究,绘画线条古拙粗犷,装饰图案有着 浓厚的山区民间艺术气息。其中,女身发饰、衣饰多为 花、草、云、凤图案,男身装束多为龙、虎、水、云图案, 其角色分为神、仙、文、武、生、女、卒、首8种行当。稻叶 明子对岳秀良制作的皮影赞不绝口,并恳请岳秀良为 她制作若干,以带回日本。$$ 岳秀良向稻叶明子介绍了桐柏皮影的制作技艺。 外地皮影多用驴皮、透光纸当原料,桐柏皮影主要原 料是牛皮。制作时,把牛皮剪成小块,先用铅笔在上面 勾出线条,然后用铁笔进行雕刻,皮影的雕刻线条有 虚线、实线、虚实线、暗线等技法之分。皮影刻好后还 要上色,主要用红、黄、蓝、绿、黑5种颜色。然后是组 装,即把各个部件加以连结、固定,最后再安装上竹质 的操作杆。$$ 2002年3月,稻叶明子回到日本,但她对 桐柏皮影戏仍念念不忘。在寄给四川 大学王教授的信中,她用不太熟 练的汉字写道:“我到桐 柏,想不到收获这么大。 岳先生的艺术是 罕见的。虽 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整理好中国皮影研究我一定再寄 成果。”$$ 数十个皮影戏班只剩4个$$ 毋庸置疑,桐柏皮影戏是南阳,乃至河南的一朵 文艺奇葩。但皮影戏作为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像大 多数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在现代文化日益繁荣的今 天,其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狭窄。$$ 十几年前,桐柏几十个皮影戏班子曾演遍本县及周 边县的村村寨寨,很是红火。但如今县内只有4个皮影戏 班子,却已趋饱和,不得不把触角伸到邻近地区。桐柏县 一位文化管理工作者认为,造成皮影戏市场萎缩的原因 有两点:一是如今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了,电影、电视、影 碟机在农村普及率相当高,年轻人对皮影戏不感兴趣, 皮影戏的观众只限于中老年人;二是皮影戏多年来缺乏 创新,就目前来讲,其演出的节目主要围绕农村的结婚、 生子、祝寿、丧葬以及搞封建迷信的许愿、还愿、请神、祈 雨等方面,如生女孩便演《樊梨花征西》,生男孩便演 《九龙升官》,祝寿便演《五女拜寿》等。$$ 市场萎缩,直接影响着艺人们的生活、生存,同时 也造成了桐柏皮影戏的后继无人。就拿岳秀良的戏班 子来说,一年流浪在外,班子里每人也就是三四千元 的收入,因此岳秀良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不愿继 承父亲的手艺,岳秀良也不愿让儿女们涉足皮影戏。 另外,生存空间太小,惟恐别人争饭吃的狭隘思想,也 使桐柏皮影艺人们不愿带徒弟,造成如今的桐柏皮影 戏新秀屈指可数。当然,一些老艺人也认识到了其带 来的危害。岳秀良说,他是“掌腔”的,每场100元的收 入,按说应该多分点,可戏班子里便有人闹情绪,现在 没啥人学皮影,再找人很困难,只好将就着吃大锅饭。$$ 桐柏皮影戏还能存在多久?对此,桐柏县文化管 理的领导也非常忧虑,他们表示,今后将尽可能多为 皮影戏提供展示机会和空间。当然,仅有这些是远远 不够的。记者以为,要从根本上拯救、发展桐柏皮影 戏,目前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应尽快拿出具体保护措 施,这才是当务之 急。不然,桐柏皮 影戏的消失也许 是将来,也许就是 明天。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