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皮影戏李笙清
【类型】报纸
【篇名】乡村皮影戏李笙清
【作者】 李笙清
【简介】在我的印象里,皮影应该是属于乡村的,它散发出来的那缕浓浓的乡土韵味,就像纯朴敦厚的乡风村俗一样丰满朴实。 看皮影戏,一般都是在秋收后的农闲时节。村民凑份子,请来皮影戏班演出,庆祝一年的丰收年景。还有年三十和正月里,乡村里图个红火热闹的景象,唱皮影戏为节日助兴。在宽敞平坦的打谷场上,在村落的开阔地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786
【正文】
在我的印象里,皮影应该是属于乡村的,它散发出来的那缕浓浓的乡土韵味,就像纯朴敦厚的乡风村俗一样丰满朴实。
看皮影戏,一般都是在秋收后的农闲时节。村民凑份子,请来皮影戏班演出,庆祝一年的丰收年景。还有年三十和正月里,乡村里图个红火热闹的景象,唱皮影戏为节日助兴。在宽敞平坦的打谷场上,在村落的开阔地上,夜幕降临,一阵阵铿锵急促的锣声响起,村民们搬椅扛凳,说笑着来到皮影戏演出的场地。一座小小的戏台,一方白布糊成的银幕,其他三边用布幔围起来,里面亮着明亮的灯火。戏台下,有些做生意的小贩卖着熟花生、熟玉米和香烟、瓜子,村民们看得兴致勃勃,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边吃着花生一边摇头晃脑地跟着小声哼唱,咿咿呀呀,自得其乐。
那时候从事皮影戏演出的大多是一些民间艺人,家里一般还有农田,农忙时在田间地头忙碌,农闲时四处演出。一套演出班子,多的五六人,少的只有二三人,吹拉弹唱,在锣鼓、二胡、京胡、唢呐、笛子等乐器的伴奏下,艺人用三根顶端缠有铁丝的小木棍熟练地操纵着影人儿,在银幕上闪动。伴着台词、唱腔,一时间,帝王将相、神仙鬼怪、公子王孙、才子佳人等跃上幕布,或坐或行,或打斗或打躬作揖,举手投足,栩栩如生。皮影戏班规矩多,每次开演前,要按乡俗焚香烧纸祭拜天地和土地神;演出结束后,还要举行谢神的仪式。
在家乡,做皮影影人儿的主要材料是牛皮,要经过反复刮磨、绘画上色、精雕细刻等多道工序。影人儿都是古装打扮,头、身、手、腿可以分离,是用钢丝连接起来的,所以可以任意操纵。家乡流行花鼓戏,唱腔也有花鼓戏和水乡渔鼓的味道,一般也有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凤冠霞帔的夫人,披甲仗剑的武士,佳人才子,刀枪剑戟,应有尽有。
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看皮影戏,看得最多的是《封神榜》和《杨家将》。一出《姜子牙登台拜将》的戏,我不知看过多少遍。夜幕下的戏台上,人物在幕布上来来往往,唱腔悦耳,情节跌宕起伏,真是扣人心弦。有时候,艺人为了活跃气氛,在剧情演到紧要关头,偶尔来几句幽默话插科打诨,总能让人们捧腹大笑,场面一下子轻松了许多。皮影戏在一个地方上演,往往会安营扎寨持续一些日子,除了折子戏,大都是按剧情上演,从来不偷工减料,今天演不完,明天接着演,所以演皮影戏,有“皮影要么不开锣,开锣至少半个月”的说法。
如今,乡村人越来越富裕,楼房鳞次栉比,但唱皮影戏的艺人却愈来愈少。一听说哪个村里开锣唱皮影戏,十里八村的乡亲就像过节一样去赶场看戏。这让我不禁怀念起童年的乡村皮影戏,怀念亮在村落里的那些温暖的灯火,还有徜徉在夜色中的乡村风情。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