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皮影戏庙会上的一道风景

皮影戏庙会上的一道风景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皮影戏庙会上的一道风景

【简介】连续四届的兰州春节文化庙会,今年又如期而至。其中,庆阳环县皮影、兰州鼓子、青城小调、永登木偶等这些“非遗”项目在五泉山公园与大家见面。说到庆阳的皮影艺术,它是与陇东道情并蒂绽放的“姊妹花”,她们共生共荣,根深叶茂。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匈奴人,经常南下侵扰,首当其冲的便是彭阳(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457

【正文】

连续四届的兰州春节文化庙会,今年又如期而至。其中,庆阳环县皮影、兰州鼓子、青城小调、永登木偶等这些“非遗”项目在五泉山公园与大家见面。说到庆阳的皮影艺术,它是与陇东道情并蒂绽放的“姊妹花”,她们共生共荣,根深叶茂。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匈奴人,经常南下侵扰,首当其冲的便是彭阳(今庆阳、镇原)一带,有一次匈奴人将彭阳县令杀了,当时的汉武帝刘彻大怒,发兵十万,亲率出征,来到彭阳。当夺得战争胜利时,一个噩耗传到了彭阳行宫,刘彻的一位爱妃病故了,刘彻闻之,深为悲痛。这时有个方士进言,他能使皇妃再现,于是他用皮革制作了一个酷似刘彻爱妃的偶像,他自己藏在了这个偶像的后面,带动这个偶像在帷帐内来回走动。方士让刘彻在帐外观看,非常逼真。后来刘彻离开彭阳,这种偶像光影的“把戏”便在彭阳一带流传开了。后来,为了制作表演方便,人物偶像逐渐缩小,发展成为今天皮影了。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光投影成像影戏,这是庆阳先民对光投影成像技术的伟大实践,并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得以应用。皮影艺术作为庆阳民间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多运用于常见的皮影戏表演。然而,它的精美之处不仅表现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而且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件绝妙的艺术作品。庆阳皮影雕刻精细,风格古雅,兼收并蓄庆阳民间剪纸、石刻、雕塑等艺术手法,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造型和风格。它的人物造型风格主要有两种,一种粗犷浑厚,粗中见细,名曰“尺线”;一种精雕细刻,小巧玲珑,名曰“寸线”。在镂刻手法上,采用正侧面塑造和散点透视来表现人像的侧面、斜侧面、正面、俯视、仰视等多角度特征。镂刻也有男女之别,男性眼大身高,蒜头鼻子,窄胸部;女性弯眉凤眼,樱桃小口,通天鼻,无乳房,有唐代仕女的特征。正面人物用阳刻法刻成空脸,反面人物用阴刻法刻成实脸,英雄人物刻成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表现其勇猛刚直;正直人物刻成蚕眉凤眼,表现其赤诚潇洒;小姐、姑娘刻成直鼻梁、高额头、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表现其善良美貌;奸诈人物则刻成面白目小、颔凸嘴凹,加以丑化。道具、景物也雕刻得十分精致,惟妙惟肖。庆阳皮影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非牛皮而不用,而且对牛皮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要达到平整耐用,厚度适宜,润泽透明,柔而不软,硬而不脆。所以,通常选用青草期口轻的黑色公牛皮,经过浸泡、框架、阴晾、刀刮等多道工序之后,才动手设计构图、精心雕刻。人物、动物、景物的雕刻都曲直有序,阴阳、虚实、疏密、长短错落有致。皮影的着色也极其讲究,以大红、大绿、滕黄为主色,兼用少许蓝色、黑色,而且点染时只用纯色。这样渲染而成的皮影色彩绚丽,色调和谐,人物栩栩如生,景物浑然天成。所以,一件精良的皮影作品,不仅浸透了皮影制作艺人的汗水,也饱含着皮影制作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修养。因此,皮影的价值,很难用金钱去衡量。皮影是傀儡,虽然没有生命,但却有灵魂。而灵魂则是皮影艺术家们用心血和智慧铸造的。皮影戏的表演形式比较简便,在一张桌子上架起一米见方的幕布,即“亮子”。在亮子后再配上灯光,就算舞台设置就绪了。皮影戏的演奏人员,一般3人即可,“三人一台戏,前台、配音和乐队”,前台操作皮影偶型并兼主配音,其他两人则是司鼓和司琴,也兼配音。庆阳皮影戏的传统唱腔是“道情”。道情唱腔既高亢又悠扬,时而如大江奔流,一泻千里,时而似涓涓溪水,潺潺蜿蜒;如泣如诉的琴声让人荡气回肠,暴风骤雨般的锣鼓,则会使你如痴如狂。尤其是主唱人单独吟唱,句尾一字拖腔,众人帮和的嘛簧唱法,使得演唱效果既热烈,又明快。皮影偶型不仅是皮影戏的主要道具,同时还被不少的皮影爱好者和研究人员作为艺术品或研究标本所收藏。庆阳皮影历史悠久。清末民国初的皮影艺人解长春在皮影的制作和演唱诸方面,作了大胆的改进,给古老的皮影艺术以新的生命。20世纪80年代末,庆阳皮影戏曾应邀出访意大利,在罗马、米兰、威尼斯等13个世界文化名城演出,外国朋友称赞演唱者为“来自东方的魔术般的艺术家”。同时赞叹:“中国农村了不起,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庆阳皮影艺人把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艺术风采展示给世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近年来,随着庆阳皮影戏在国内外的多次演出和展示,名声大震。庆阳皮影戏,是祖国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的复合体,是祖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