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搭起两岸连心桥
【类型】报纸
【篇名】皮影戏搭起两岸连心桥
【简介】晨刊讯 (记者 尹伟 通讯员 博文 润喜 西圣)12日,我国宝岛台湾年代电视台4人记者采访团,来到山亭区山城街道后官庄村追寻宣传国学民俗“皮影戏文化”,并对山花皮影戏班主陈守科进行了专访和拍摄。 我国台湾地区有很多人喜欢皮影戏这一古老艺术,但在台湾当地已失传多年。应广大观众要求,来自台湾年代电视台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14
【正文】
晨刊讯 (记者 尹伟 通讯员 博文 润喜 西圣)12日,我国宝岛台湾年代电视台4人记者采访团,来到山亭区山城街道后官庄村追寻宣传国学民俗“皮影戏文化”,并对山花皮影戏班主陈守科进行了专访和拍摄。
我国台湾地区有很多人喜欢皮影戏这一古老艺术,但在台湾当地已失传多年。应广大观众要求,来自台湾年代电视台林怡芳、林政贤、陈仲柏和吴俊伟一行4人,于当日8点左右,来到山亭区山城街道后官庄村对陈守科进行专访。他们了解了皮影戏的继承与发展,皮影戏道具“皮人子”的制作,戏班人员生活风貌、作息、饮食以及如何练习。最后,陈守科为台湾记者表演了《西游记》片段,记者拍摄了搭棚、搭景及表演的整个过程。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山花皮影剧团成立于1933年,他们曾把精彩演出送到沂蒙山区的数万村落,“游艺生活”时期,又送往黑龙江、辽宁、天津等20多个省市,先后演出6000多场次,观众达50多万人。当时的班主叫陈德义,1987年,73岁的陈德义去世,其子陈守科继任班主。
皮影的演出是一门综合艺术,对指法、唱腔要求很高。皮影必须从小学起,才能做到指法的灵活和唱腔的一致。山花皮影戏的唱调是陈守科的父亲陈德义跟随山城街道雪山上的道长在寺院里创造的,所以仍保留原始的和尚念经的腔调,后来陈守科将鲁南地区的“柳琴戏调、梆子戏调、大鼓调”等加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九腔十八调”唱腔。
为适应流动演出,让更多的观众在现场观看,陈守科改造了古老的皮影架子,开始使用“便携式钢管支架、厚呢绒幕障、大功率灯具,甚至使用头盔式的扩音设备”,这是他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方面所做的努力。当台湾记者问:“可否将技艺传给台湾同胞?”陈守科说:“只要他们喜爱,就传给他们,并希望这一国学民俗文化在台湾地区得以继承和传扬,愿为两岸文化和艺术交流搭建连心桥。”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