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大集搬进商场卖年货唱柳腔

大集搬进商场卖年货唱柳腔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大集搬进商场卖年货唱柳腔

【作者】 杨海涛

【简介】 市民在即墨一家商场选购过年糖果。海涛 摄 在往年,每当跨进农历腊月门,位于即墨古城片区的南关大集总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作为城中唯一一处大集,即墨城区的居民大都会到这里来购买年货。但是,即墨古城建设在2013年年底启动,位于即墨古城区的南关大集因此终止了自己30多年的使命。城区居民对年货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71

【正文】

市民在即墨一家商场选购过年糖果。海涛 摄

在往年,每当跨进农历腊月门,位于即墨古城片区的南关大集总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作为城中唯一一处大集,即墨城区的居民大都会到这里来购买年货。但是,即墨古城建设在2013年年底启动,位于即墨古城区的南关大集因此终止了自己30多年的使命。城区居民对年货大集的需求,促使即墨小商品城客串起“大集”的角色,由于利润较薄,往年小商品市场的业主一般不会问津对联、灯笼等春节用品,但是今年由于需求量大,不少业主纷纷上了这些大红年货。 记者 杨海涛

30年大集完成使命

在即墨,有名的大集有南关、龙山、灵山等四五个,其中南关大集是即墨城区唯一的一个大集。这处大集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借助服装零售批发形成规模。当年,以南关村村民为主的商贩在这里小批量地销售服饰和日用百货,30年过去了,大部分曾在南关大集上摆摊的小商贩现如今都已成了企业大佬,南关大集也随着即墨古城的建设而结束了自己30多年的使命。

往年,每当跨进农历腊月的门,这处即墨城区唯一的一处大集都会人头攒动,从对联到灯笼,再到花鸟鱼虫,凡是和年有关的商品在这里几乎都能买到。可是今年,南关大集被紧张有序的施工场景代替了。

小商品市场“客串”

南关大集没有了,即墨城区的居民转向即墨小商品城购买年货,不断攀升的年货需求,让往年对年货不屑一顾的业主突然来了兴致,小商品城一改往年的平淡景象,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喜气洋洋的大福字登上了货架,密密麻麻的“中国红”让小商品城年味十足。

“往年我们不卖这个,因为利润太薄了,一幅对联只能赚一两毛钱,不值得去折腾。今年不同了,需求量大,很多人都过来问有没有对联、福字和灯笼什么的,有些商贩过来一批就是上千件,量大了就有利润了,所以我今年也卖这个。 ”即墨小商品城内的业户张女士说,她之前主要做杂货用品生意,临近春节,她也做起了“大集”生意。

“我过来买些大福字准备着,因为家里有三个店,需要的福字和对联及灯笼比较多,南关大集没有了,离城区最近的‘大集’也只有小商品城了。以前这个市场里很少有这些东西,今年我发现卖这些年货的还不少呢。 ”即墨城区居民隋女士笑着说。

商场开辟“大集区”

昨天记者从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和即墨市旅游局了解到,他们正在筹备一场特别的大集,尝试将大集搬进商场。 “我们已经联系好了一家商场,本月18日就可以开集了,这应该是全国首个在商场里举办的大集。”青岛民俗文化产业园的行政经理李世明说,他们在即墨西部一家商场内开辟了300平方米的“大集区”,共划分为文化表演区、传统技艺展示区、传统游戏体验区、民俗地方特色产品展销区、地方休闲旅游宣传区、穿越区六个区域。在这里不仅能够买到各类年货,还能享受年味十足的柳腔大戏和传统民俗。

其中,春节民俗文化有四方糖人、皮影戏、捏泥人、烙画葫芦、即墨镶边、大欧鸟笼、葛村?子等国家及省市级非遗项目及民俗文化项目,而且全都由民间技艺传承人现场表演,全面而直观地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展示给现场顾客,让人们找到儿时的乐趣,同时传扬非遗及民俗文化。

传统游戏体验区可参与滚铁环、打陀螺、踢键子等传统游戏项目,让青少年体验传统民俗游戏的乐趣,让中老年人焕发童心,回忆童年快乐的时光。此区域还销售传统玩具数十类。

销售区主要销售民俗特色礼品。如即墨镶边、大欧鸟笼、葛村?子、袖珍鸟笼等上百种民俗产品及地方特色礼品,这些产品一方面具有浓郁的历史沉淀,另一方面也是即墨各个地方特产,人们在这里能找到很多过去淳朴的年味。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