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会上,果子引发“限购令”
【类型】报纸
【篇名】山会上,果子引发“限购令”
【简介】 ▲ 闽江三路1388文化街,前来逛山会的法国人莫寒亲自感受制作香油果子。 买油条还要限购,听说过吗?2月12日青岛浮山所山会开幕首日,参会老百姓将1388文化街挤得水泄不通,大热的香油果子摊位前,更是排起长队。为让更多排队市民早点儿吃上香喷喷的香油果子,摊位一度发出“限购令”,每人限购两根。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658
【正文】
买油条还要限购,听说过吗?2月12日青岛浮山所山会开幕首日,参会老百姓将1388文化街挤得水泄不通,大热的香油果子摊位前,更是排起长队。为让更多排队市民早点儿吃上香喷喷的香油果子,摊位一度发出“限购令”,每人限购两根。山会不仅吸引了岛城的老老少少 ,也吸引外国友人长时间驻足,首日,约3万人参会,单是制作香油果子就用掉了2000斤面。
香油果子一天卖出2000斤
2月12日,正月十三青岛浮山所山会举办地1388文化街上挤得水泄不通,香油果子摊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队。
香油果子摊位旁,摆着一桶桶鲁花花生油。“看这用的油,就放心啊。”从市北区赶来参会的赵春香老人,一直耐心排着队等香油果子,一边等,一边看工作人员炸,金黄色的香油果子一根根出炉,香气飘过来。终于买着两根,老人掰下一块儿,塞到嘴里,“趁热吃真好吃。”
临近中午,记者又转到香油果子摊位前,等待的队伍依旧很长,在摊位两旁竖起两块牌子,上面写着:“香油果子,限购两根”。“排一大顿队 ,就才能买两根啊?”辛苦排队的市民不免有点儿小小遗憾。不过,限购期间,原价8元一根儿的香油果子,两根优惠价15元。
此次山会的香油果子,由老转村CHINA公社的工作人员现场制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店里已经派了最多的人手,但是排队的人太多,如果一个人买太多的话,那后面排队的市民就要等很久,所以才出了这个限购决定,让大家都能快点儿尝上香油果子。
记者采访获悉,截至12日下午3时,制作香油果子已经用掉了2000斤面,销售香油果子3000多根,远远超出预期,往年,一天一般也就能用掉1000斤面,今年在限购的情况下,销量翻番。
外国友人逛山会别有风味
在12日的浮山所山会上,一名高高帅帅的法国小伙儿特别引人注意,他的中文名叫莫寒,现在是青岛烹饪职业学校的法语和英语老师。莫寒听朋友说起浮山所山会的消息,上午10点就过来了。
“这一带我不陌生,但今天太特别了。”莫寒告诉记者,他在青岛待了12年,平时也会到闽江路这一带来吃饭,对1388文化街挺熟悉,但是办起山会的文化街太不一样了。
莫寒对山会民俗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上灯祈福时,他还专门参加了,觉得特别有意思,仪式进行时姑娘们穿的民族服装也让他感觉有趣。
当然,山会最吸引莫寒的地方还是各种吃的。香油果子、烤羊腿、新疆葡萄干、周村烧饼……莫寒列出一堆自己想吃的东西,他还特意挤到香油果子摊位前,买了个香油果子嚼起来。
除了吃,山会上的布马、小泥人等小玩意儿,也是他的大爱。“这是我在青岛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民俗活动,人真多。”莫寒觉得,山会真能吸引人。
浮山所山会还要开四天
2014年浮山所山会,从正月十三开始,一直开到正月十七,没来得及去的市民,还有四天时间可以去看看,山会地点在闽江三路浮山所1388文化街,这条街就在江西路和福州南路交界处附近。
除销售各色传统食品、风味小吃、民间工艺品等。山会还邀请戏曲名家和爱好者,登台为市民表演茂腔、柳腔、吕剧等戏曲名段,让大家品味传统的老腔老调老味道。还有胶州大秧歌展演、济南皮影戏、川剧变脸、泥雕、面人等,民间艺人与市民游客面对面交流。
“浮山所文化山会杯”中国象棋决赛也在山会上演――文化街周日文化大集上选拔出的10名月赛冠军将进行最后的冠军争夺。决赛之后,获奖棋手再与现场象棋爱好者进行比赛互动,以棋迷擂台赛的形式,将象棋大赛气氛再推向高潮。
另外,还继续举办浮山所1388文化街年度摄影大赛,题材为1388文化街及浮山所正月十三文化山会上各种活动及风土人情。
文/本报记者 刘雪莲 图/本报记者 何毅(署名除外)
“李沧之春”将在三地定点演出
“‘李沧之春’是1994年开始的,到今年已经20年了。”李沧文新局相关负责人说。2月12日,“李沧之春”大型展演活动开始了展演前最后一次正规彩排,记者了解到,2014年参加展演的共有李沧区11个街道的36支队伍,共有1872人参演。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的展演取消了巡演的形式,换成了固定地点。
据了解,2月14日(正月十五)上午9:30~10:30,“李沧之春”民间艺术展演将在李沧文化公园广场、沧口维客广场、沧口公园三个地点定点演出,届时广大市民可以集中起来观看表演。该负责人说,节目有舞龙、杂耍、秧歌、高跷,以及大型舞蹈、锣鼓、健身表演等,丰富多彩。
12日,记者在李沧文化公园广场排练现场,认识了一位78岁的老太,据悉这是年龄最大的参演者。“我叫魏绪兰,今年78岁了,我已经参加十届展演了。”魏绪兰有4个孩子,大女儿已经退休在家,两个女儿在哈尔滨工作,家庭和睦的魏绪兰晚年生活很丰富。“我平时就喜欢文艺活动,现在锣鼓队是每周排练一次,我们老年人参加文艺演出好处多,锻炼身体愉悦精神是第一位的。”魏绪兰说,她负责锣鼓队打锣,虽然78岁了,身子没出过大毛病,多亏了常参加文艺活动。
“我们还有高跷呢。”记者来到湘潭路街道的排练现场时,现场表演的一位老太告诉记者,高跷表演是他们的特色,7名身穿格格服、仙女服的表演人员踩着50厘米的高跷,扭起了秧歌。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舞龙队,几名小伙子展开双臂,舞起大龙,迎来了不少掌声。
记者 魏海洋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