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皮影戏上演悟空战蛇精

皮影戏上演悟空战蛇精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皮影戏上演悟空战蛇精

【简介】 粽叶编出来的小动物吸引了许多市民 蛋壳上的画很漂亮 木雕、蛋雕、微雕,剪纸、书法、葫芦画……八大非遗技艺的现场展示,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让合肥市民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感受富有中国味的大年,由安徽商报合肥网和合肥金鹰联合打造的首届“民俗文化节”,上周末在金鹰百花井店前隆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011

【正文】

粽叶编出来的小动物吸引了许多市民

蛋壳上的画很漂亮

木雕、蛋雕、微雕,剪纸、书法、葫芦画……八大非遗技艺的现场展示,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让合肥市民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感受富有中国味的大年,由安徽商报合肥网和合肥金鹰联合打造的首届“民俗文化节”,上周末在金鹰百花井店前隆重举行。

珍珠上刻字蛋壳上作画

26日15时左右,在寿春路上金鹰百花井店大门两边,帐篷一字排开,檐上挂着古色古香的“徽式楼牌”,上面写着“民俗街”,八位非遗名家带着各自的绝活依次就坐。

在“民俗街”的最东边,76岁的微雕大师傅立耕面前,摆着几颗豆大的珍珠,仔细一瞧,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字,其中一颗上刻着一篇《醉翁亭记》,字跟针尖一样大,必须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而铁画大师郑书山则展示了用铁打制的梅兰竹菊、和奔跑的骏马。葫芦烙画大师郑小良,现场将年年有余、十二生肖等经典国画搬到了蛋壳上。

现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则是张云萍。她将熬成液体的冰糖和红糖,用勺子在大理石上勾勒出一幅幅可爱的糖画。而粽编大师杨先胜用鲜嫩的粽叶编出牛、马、蚂蚱、青蛙,惟妙惟肖;剪纸大师宋丽文现场为市民们剪出各式的窗花;木雕大师彭劲杰也在现场和徒弟雕琢一个包公像展示给市民看。

皮影戏开演唐僧携徒来

16:30,本届马派皮影戏登场,第三代传人马飞和叔父马厚智在现场搭起一个白色的屏幕,灯光从幕后打出,他将随身带来的木匣子打开,里面五颜六色的皮影让人眼花缭乱。

因马上就是蛇年,所以马飞带来的是西游记里关于蛇精的故事。 “咚锵锵”!大幕上唐僧师徒四人依次登场,孙大圣驾着筋斗云上天入地,唐僧骑着白马,沙僧在后挑着扁担,猪八戒边走边抱怨,来到二郎山下,两条蛇精化成人形,将唐僧卷进山中,孙悟空大战蛇精,救出师傅。

而大幕上的一切都是由今年79岁的马厚智两双手操控的,马飞击鼓打梆子,两人一唱一和,精彩十足。皮影戏吸引了上百人驻足观看,有的更是蹲在屏幕前看得津津有味,后来的市民有的踮起脚,有的抱起孩子,又拍照又叫好,现场一度热闹非凡。

民俗文化节以后还会有

原本本届民俗文化节,从14:00开始,到17:00结束,但现场市民热情十足,两天都是接近18:00才能结束,不少市民连续两天到场。市民艾女士说,连续两天她都带着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来到现场,直到活动结束后才离开。 “自小我就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好借这个机会,让孩子们也接触接触。 ”她说,“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以后还会不会继续。 ”

对此,合肥金鹰百花井店企划部负责人表示,和合肥网的这次活动,主要是想赶在年前让市民感受富有中国味的文化,让年味更浓一些,另外也想大家更了解非遗文化,希望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贡献,“下个周末还会有活动举行。而从远期来说,今年是第一届,以后还会和合肥网继续合作将民俗文化节办下去。 ”

郑昌波简雅洁/文

喻学超/摄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