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北京皮影戏传统艺术演现代事

北京皮影戏传统艺术演现代事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北京皮影戏传统艺术演现代事

【作者】 王海荣

【简介】采访前,原北京皮影剧团副团长路联达老师一再表示公司连线电话只有两部,如果占用时间超过十分钟公司会有意见的,在我承诺十分钟结束采访后,路老师便迅速地带我进入了皮影的世界,在我听来这次毫无准备的采访仿佛是事先早有约定的,因为路老师讲起皮影的一切自然、流畅而完整。$$ $$ 皮影戏$$ 也曾居侯门$$ 皮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45

【正文】

采访前,原北京皮影剧团副团长路联达老师一再表示公司连线电话只有两部,如果占用时间超过十分钟公司会有意见的,在我承诺十分钟结束采访后,路老师便迅速地带我进入了皮影的世界,在我听来这次毫无准备的采访仿佛是事先早有约定的,因为路老师讲起皮影的一切自然、流畅而完整。$$ $$ 皮影戏$$ 也曾居侯门$$ 皮影作为中国一项民间艺术,是惟一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平面艺术,它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古有诗记皮影艺人“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皮影用皮做影,而各地做皮影以前所用的皮质略有不同,河北用牛皮,陕西用驴皮,关外东北也用驴皮,但随着皮影所用影人的增大,后来都改用了牛皮。通常一场戏的后台演员大概七个人以上,有顺口溜描写后台演员“七闲,八忙,九不歇,十个人里出个爹”。北京皮影戏有着自己剧种的独特性,一般短小精悍,节目是大拼盘式,有寓言、童话等,可以满足各方面观众的需求。$$ 清代中叶是皮影戏最兴盛时期,在王府里会专门供养皮影班,招待客人或在年节时演出用以娱乐。历史上皮影戏曾被搅进政治斗争衰落了一段时期,但到清中叶有所缓和最终走向兴盛。路老师说在他七八岁时,同一时间镇里可能会有三台皮影演出,甚至有时会对台演。传统皮影演出一般在农村,时间常常是正月、农闲或秋后。$$ 随着历史的更迭,抗战时期皮影演出也从演传统剧目走向创作新的与革命相合拍的剧目。在抗战时期就有现代戏《斗地主》、《小从军》等。日本侵略中国时,皮影戏进入萧条状态。解放后,再次受到重视。全国第三届文代会,路老师成为惟一一位皮影戏代表,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后来,北京皮影戏还在中山公园为国家领导人演出。$$ $$ 皮影戏$$ 老艺人出新花样$$ 皮影作为民间艺术目前受到各种文艺形式的挑战,其中各种动画片对皮影戏的冲击最大。皮影戏面对的竞争对手多,再加上皮影演出需要专门场地,所以相对于其他民间艺术的演出可能会更为困难。传统的北京皮影戏唱腔独特,吸收了昆曲、评剧、曲艺中好的地方,很婉转动听。但由于现代北京皮影戏以普通话为基调,多数情况下使用录音机,会“老腔儿”的老演员大部分退休了,年轻的演员大部分用说,所以北京皮影戏将来面临的危机是没有唱全是说,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北京皮影戏独特的唱腔面临着失传。$$ 路老师谈到北京皮影戏的将来,仍然很有信心。他认为,皮影戏可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社会服务。在剧目创作中可以加入一些代表新文化、新思想的内容和演出形式。他现在的学生有财经大学、外贸大学的学生,也有工人、幼儿园老师。跟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接触,使他萌生了把皮影戏用到教学上去的大胆设想。这样就解决了艺术传承的问题。$$ 在跟上社会形式,反映新时代的创作思路的指引下,路老师就创作了“小猴子学外语”,在十六大期间,路老师在皮影戏传统人物形象单一的基础上拓新,创作了中国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 $$ 皮影戏$$ 让孩子们走进幕后$$ 春节将过皮影戏都在哪里演出了?都进行了哪些活动?北京皮影戏剧团团长李宏介绍到,今年春节期间他们在北京官园的中国儿童活动中心和中国木偶小星星剧场两处演出。本次春节皮影戏演出将轮番上演七个剧目《龟与鹤》、《俩朋友》、《小老虎学艺》、《狐假虎威》、《军斧头》、《三个小猪盖新房》、《顽皮的小猴子》,此番皮影戏演出将不安排传统剧目,全部演出剧目都适宜于儿童。$$ 另据李宏团长介绍,在此次春节演出中加入了一些皮影戏互动活动。演出完后,家长可以带孩子们到后台去看道具,看演员怎么操作皮影人物,还可以亲自去操作皮影,在这种零距离的活灵活现的接触中,了解皮影戏。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