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皮影戏——浓郁的乡土艺术
【类型】报纸
【篇名】青海皮影戏——浓郁的乡土艺术
【作者】 衡淑荣
【简介】据史料记载,皮影戏传人青海至少有二百年的历 史。皮影戏是山区群众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过去,人 们用皮影戏来祭祀神灵、消灾祈福,表达对生活的美好 愿望。在这里,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哼唱,村头田间四季 不绝于耳,影匠们说“种了一辈子庄稼报不全庄稼名, 唱了一辈子影子说不清影卷名。”许多地区的群众可以 不看秦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73
【正文】
据史料记载,皮影戏传人青海至少有二百年的历 史。皮影戏是山区群众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过去,人 们用皮影戏来祭祀神灵、消灾祈福,表达对生活的美好 愿望。在这里,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哼唱,村头田间四季 不绝于耳,影匠们说“种了一辈子庄稼报不全庄稼名, 唱了一辈子影子说不清影卷名。”许多地区的群众可以 不看秦腔,可以不要社火,但一定要看灯影。在湟中,由 张生彦老人创办的光明皮影社,融合了青海当地的民 风民俗,成为富有青海风情的皮影戏种,再加上自编的 民间故事,在唱腔上运用地方方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 朗朗上口的唱词,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不仅受到当地 群众的欢迎,而且使皮影戏的艺术表演力和感染力大 大增强。如今,花儿会、社火、秧歌、赛马、物资交流会 等,都少不了皮影戏的演出,特别是在东部农业区,从 秋收结束到春节期间,皮影戏经常会在山村戏台、庄户 院落之间唱响,人多的时候有上千人观看。$$ 皮影戏通过长期的演绎和不断的完善,在戏曲内 容和演出形式上,被分为“大传戏”和“单本戏”两大类。 “大传戏”是依据古典长篇小说改编的,内容健康积极, 唱腔严肃、正统,演出形式大多数是连台戏,把故事情 节完整地表现出来。“单本戏”是把当地群众口头流传 的故事进行移植、改编或即兴创作的戏曲段子,大多没 有书面剧本,故事情节简单明快,口头表演性强,形式 也比较随意、自由,唱腔注重的是说唱式的幽默。$$ 然而随着广播、电视、电影等现代文化活动的普 及,群众对皮影戏的需求开始有所减弱。从主观上讲, 皮影戏本身具有原始、粗糙、落后的一面,班社规模小, 物质基础薄弱,皮影戏人物的整体造型、脸部表情变 化、声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不足之处:其次表演艺 人的队伍又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由于文化素质低,使得 表演观念、意识、手段以及审美层次都有一定的局限 性。然而皮影戏是与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剧目之 一,朴素的民间气息、浓郁的生活氛围和淳朴的乡土色 彩,均是人们所乐意接受的。因此,皮影戏还有一定的 文化市场。$$ 客观地说,发展皮影戏,必须突破皮影戏的局限 性。我们不能否认其原始的、粗糙的、处于竞争劣势的 方面,比如:演艺班社组织零散,演出队伍不稳定;演出 技法改进难度大,制约因素多;观众的接受面有限,更 多的只是面向中老年人等等。但应当注意到皮影戏自 身的优势。首先,皮影戏有较强的演艺性。皮影戏汇集 了美术、音乐、表演等方面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对艺术 价值的再创造,表演方式虽然原始但却别开生面,短小 精悍且引人入胜。从美术表现力来看,皮影戏的角色是 以牛皮雕刻借鉴秦腔脸谱制作技巧。通过雕刻、彩绘制 成的皮影,人物脸谱神态各异,服装花纹细腻,色彩鲜 明,对比清晰。从音乐的表现力来看,皮影戏的音乐是 在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之后形成的一种独特 唱腔和唢呐曲牌,以四胡、三弦、曲笛、唢呐、长杆喇叭、 小战鼓、干鼓、大钩锣、铰子、梆子、盏儿等乐器为主,构 成丰富的唱腔板式和多变的板路组合而成的音乐。从 表演手法上看,皮影戏的演艺性很强,“前台”一人,负 责完成生、净、丑、旦、打、念、唱、做等技艺;乐队四人, 分别操作管弦、打击乐器以及喊段儿帮腔,具有很强的 趣味性。$$ 其次皮影戏还具有较强的普及性。青海皮影戏是 以民间班社组织形式开展的艺术活动,队伍精干,道具 小巧,轻便灵活,既可以活跃在城镇,又可以深入到农 村和山区,是高原文艺的“轻骑兵”。皮影戏的演出条件 通常都比较简单,卸去门窗的房屋,或临时搭起的棚 子,只要有观众观赏的场地即可演出。同时演出队伍也 比较容易组建,一般四到六人即可,就像古语里说的: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而且皮影戏的表演 技巧很容易掌握。皮影戏以秦腔为基调的唱腔在群众 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对皮影戏的操作技巧容易掌握, 适合群众直接参与。$$ 当然,要打响民间特色文化品牌,使皮影戏民间演出 班社真正走出农村和山区,必须抓住近年来城市广场文 化活跃、节会活动丰富的机遇,有组织地安排这些班社在 文化旅游节、广场文化、物资交流会、传统花儿会、庙会等 节会活动上开展相对集中的演出;大通、平安、互助等基础 较好的县,还可以适时举办“皮影戏”文化节,扩大影响力。 提高知名度。此外对散落在民间的皮影戏演出班、社还要 进行整合,寻找机会与第三产业进行“嫁接”,探索产业化 的路子,并在此基础上将在皮影雕刻和操作、唱腔、音乐伴 奏等方面有较高造诣的表演艺人集中起来,组成一支支 较高水平的演出团体,精心编演几部内容丰富、含义深刻、 规模较大、观赏性强的剧目,参与到旅游、餐饮、茶艺、娱乐 等行业,让皮影戏走向市场,“以戏养戏”,逐步发展壮大, 让更多的人知道皮影戏、了解皮影戏、接受皮影戏。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