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在深圳的孩子中推广皮影戏

在深圳的孩子中推广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在深圳的孩子中推广皮影戏

【简介】打开皮箱,看着里边上千个自己亲手制作的皮影人,常才智说,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 这个来自湖南的国家二级导演,在来到深圳后,制作皮影、联系演出、撰写剧本、手把手辅导“新人”、表演皮影戏……65岁的常长智没有想到,自己的日子过得比退休前更加忙碌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向阳 实习生 蓝广雨 1初次表演一炮打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42

【正文】

打开皮箱,看着里边上千个自己亲手制作的皮影人,常才智说,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 这个来自湖南的国家二级导演,在来到深圳后,制作皮影、联系演出、撰写剧本、手把手辅导“新人”、表演皮影戏……65岁的常长智没有想到,自己的日子过得比退休前更加忙碌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向阳 实习生 蓝广雨 1初次表演一炮打响 2003年,在湖南省木偶皮影剧院从事编导工作30多年后,常才智与老伴退休来到深圳,和女儿一家住在百仕达花园,安享天伦之乐。离开了陪伴一辈子的“皮影”,老常内心多少有些难以割舍。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特长,让老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老常在2006年组织成立了百仕达皮影艺术团。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傀儡戏之一。虽然皮影戏的历史悠久,但常才智的皮影戏团在成立之初依然遇到不少困难。首先是观众的认知度不高,许多深圳市民对皮影戏不了解;其次是资金困难,这个民间社团在刚建立时根本没有任何的经费赞助和支持。在这个时候,是常才智的女儿挺身而出,自己掏腰包拿出三万块钱给父亲作剧团的启动资金。 2006年“六一”,皮影艺术团首次亮相,在社区内进行免费表演。老常告诉记者,那天的演出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很多居民都是第一次在现场看到皮影戏的表演。表演前,现场闹哄哄的,但演出正式开始后,大家就变得静悄悄,很多人都被这中国传承千年的光影艺术吸引住了。 2“演出一个也不能少” 黑暗中,幕布缓缓拉起,一个个人物在光影前活灵活现,英雄、士兵、蚂蚁、老鼠、远山白雾、高楼大厦……围观的观众看得目不转睛。可观众想不到的是,幕布背后的表演者竟然都是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这也是常才智的百仕达皮影艺术团的一大特色,故而,街坊们也把它称为老年艺术团。 老常在剧团中身兼多职,团长、编剧、导演、道具师,甚至是“教练”。要让15个平均年龄超过60岁、对皮影戏一窍不通的团员熟练地表演皮影戏的确是一个让人头痛的事,常才智只能手把手地从基础教起。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大多数成员都能够顺利上手,支撑皮影人的竹签在他们的手中玩得也像模像样。 老常说,百仕达皮影艺术团与其说是一个演出剧团,还不如说是一个老年人的大家庭。团员们除了排练和演出外,平时一般比较空闲,一有空他们就会聚在剧团的排练室练练书法、写写对联、唠唠家常,日子过得不亦乐乎。每次外出表演,从来不会有演员缺席,常才智把这形容为“一个都不能少”。 曾经有一次演出,有个团员和家人正在澳洲旅游,为了让老人能够参与演出,这位团员的家人缩短旅游时间,重新购买机票,特地从澳洲赶了回来。常才智说,不仅是团员融入了艺术团,连他们的家人都一起融了进去,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老人们最大的动力。 3精心准备每场表演 老常是个懂得珍惜过去的人,曾经表演过的道具、媒体报道过的资料、各个剧本及相关资料,甚至是每场演出前主持人的开场稿,他都喜欢收集起来。在他的办公室内,整整放了几大箱子的资料。 正是这种珍惜每一场演出的态度,让他在每次表演前都要花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准备。短短一个小时的表演,练排也只要一两个礼拜的时间,但要创造出一个剧本,却要耗费他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对待剧本,常才智尤其认真谨慎,甚至到了有点执着的地步。他的剧本坚持原创,但不是自己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每写一样东西,尤其是与历史有关的内容,他都要跑到图书馆博物馆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或者到相关的地方亲自查看当地的风俗民情建筑风格,务求让表演更加尊重历史,让道具更好地还原现实情况。 为了让表演更加生动有趣,老常和团员们在表演形式上还玩起了“新招”。他们在传统的皮影戏中加入现代的元素,例如把一些动画的表现形式和皮影戏结合起来。同时他们还把“特技”带入到皮影戏中,“别小看这一两秒的特技表演,我们在背后可是要花好几天的时间准备。”当然,为了适应深圳这个城市的快节奏,常才智也把剧情编排得更加明快,视觉效果更加漂亮。 4皮影戏要从小普及 许多传统的艺术经过现代社会的挤压,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但对于皮影戏这种传统艺术的传承,常才智却表现出十分乐观的态度。在他眼中,现在的深圳市民对于皮影戏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更是对这种传统艺术喜爱有加。 为了培养青少年对“皮影戏”这种传统艺术形势的兴趣爱好,老常和他的团员们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他们和市内的一些中小学联合起来成立校园皮影戏剧社。在演出之余,常才智会不定期走进校园当起“顾问”,对同学们进行辅导,向他们“传授秘技”。 让老常高兴的是,同学们对皮影戏很感兴趣。参加皮影戏剧社,学习皮影戏是许多孩子课余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为了观看皮影戏的排戏和表演,经常是一下课就有上百个同学自发地来到排练室。 常才智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后,不少戏剧社都已经小有成就,许多同学不仅自己编写各种反映校园生活的剧本,表演起来也是有模有样。在常才智这位大半辈子与皮影戏打交道的艺术者看来,只要有更多的青少年喜欢皮影,接受皮影,那它的传承就不会是个问题。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