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三伯的皮影戏 □蒋武安
【类型】报纸
【篇名】魏三伯的皮影戏 □蒋武安
【简介】粉碎“四人帮”不久,迎来了文艺的春天,许多禁演的古代戏曲彻底开禁,出现在舞台上。蓝田县大寨公社蒋寨大队上下当时演得最红火的要数魏三伯的皮影戏了。 魏三伯是有名的民间艺人,唱念做打无所不精,尤其耍得一手好皮影,堪称拿手绝活,在蓝田一带很有名气。每当表演皮影,他可以一个人在台子上调动千军万马,一台戏全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92
【正文】
粉碎“四人帮”不久,迎来了文艺的春天,许多禁演的古代戏曲彻底开禁,出现在舞台上。蓝田县大寨公社蒋寨大队上下当时演得最红火的要数魏三伯的皮影戏了。
魏三伯是有名的民间艺人,唱念做打无所不精,尤其耍得一手好皮影,堪称拿手绝活,在蓝田一带很有名气。每当表演皮影,他可以一个人在台子上调动千军万马,一台戏全靠他一人来耍,还可以一身兼生旦净丑数职,表演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做皮影的皮子是用上好的驴皮,经过精细的刀工镂刻,再涂好各种颜色,特别漂亮,简直就是一件绝美的工艺品。记得有一次,魏伯晒戏箱时,我悄悄地站在旁边,看见整整一箱子都装的皮影。可惜,后来在“文革”破四旧时,他心爱的皮影和戏衣难逃厄运,被一伙红卫兵当做封资修的玩意搜缴出来,当场焚毁。幸亏魏三伯灵机一动,偷偷藏了一些古装皮影,才为后来开禁的演出打下基础。
“文革”期间,整个农村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较苦焦,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吃饱肚子,魏三伯和几个老艺人,曾带领一帮村里爱唱戏的年轻人,悄悄走山串岭,南到秦岭深处,北到秀岭金山一带,演出一些当时流行的皮影样板戏。
1978年过年,在社员的要求下,队长早早就给魏三伯打招呼,好好给村里乡亲们演几场皮影戏。到了初五这一天,队上派了几个精干劳力,搬桌子,借木板,搭好戏台子。
晚上吃过粽子包子,喝过自酿的稠酒,只听大场上空“嘡——嘡——嘡”的锣声响起。大家呼朋引伴,扶老携幼,前来看皮影戏。只见戏台上,灯光璀璨,一条白色帐子挂在前方。台下早已是婆娘女子娃,人头攒动,一片鼎沸。不一会,只听叫板的板鼓一阵紧过一阵响起,皮影戏正式开演了。
当晚演的是武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魏三伯扮演的白骨精妖里妖气的,一会变个送饭的小姑娘,一会变个老汉,一会又变个老太婆,把那个愚氓的唐僧骗得晕头转向,不知东南西北。魏三伯表演得风趣幽默大胆俏皮,时而插科打诨,笑料迭出,时而添加些乡村俚语,村中轶事,加之皮影表演灵活,让十多年只是单调看样板戏的乡亲们耳目一新,倍觉热闹,笑语欢腾,为几年来少见。
戏里演到,唐僧被白骨精抓到洞里,妖怪争相要煮着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小妖怪们问:“拿啥煮唐僧?”魏三伯临场发挥,对喽啰们喊道:“孩儿们,去把董家山的豆腐锅抬来!”现场观众顿时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直喊肚子疼。原来,我们蒋寨大队董家山小队以磨豆腐出名。从此,这句台词成了我们田间地头的经典笑料。
如今,魏三伯一伙老艺人早已作古,蒋寨村的皮影戏也因后继乏人,已经几近失传。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