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非遗”皮影戏东莞亮笑靥

“非遗”皮影戏东莞亮笑靥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非遗”皮影戏东莞亮笑靥

【简介】本报讯记者余晓玲报道:由湖南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带来的皮影戏,本周六将在莞城文化广场报告厅上演。这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皮影戏在东莞首次演出。当日,皮影戏将于下午三点和晚上八点分别上演两场。 据介绍,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陕西,成熟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45

【正文】

本报讯记者余晓玲报道:由湖南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带来的皮影戏,本周六将在莞城文化广场报告厅上演。这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皮影戏在东莞首次演出。当日,皮影戏将于下午三点和晚上八点分别上演两场。

据介绍,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皮影采用皮革制成,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美感。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南皮影戏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色彩,广泛流传于湖南各地,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众多获奖剧目蜚声国内外。在国际交往中,湖南木偶皮影艺术剧院经常受文化部委派,接待国外政府首脑和知名人士;也多次代表国家出访亚洲、欧洲、美洲国家和地区;剧目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赛最高奖项。

据介绍,6月28日下午三点上演的皮影节目包括寓言剧《龟与鹤》、《两朋友》、《三只老鼠》、《肥猫哥儿》及皮影剧《梁红玉》、《会摇尾巴的狼》、《猩猩与天鹅》;晚上八点上演的皮影节目包括皮影剧《火焰山》、寓言剧《狐狸与乌鸦》和童话剧《采蘑菇》。

据主办单位介绍,特推出1.2米以下儿童可半价购票的优惠措施。1.2米以下儿童半价票,须到总票房(旗峰路浩宇大厦6楼)或演出现场购买。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