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遗忘在鄂西山区的皮影戏

遗忘在鄂西山区的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遗忘在鄂西山区的皮影戏

【简介】 据新华社3月18日,位于鄂西大山深处的湖北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三堡垭村的皮影戏师傅李文教带领古顺贤、张贤波徒弟俩打开封沉已久的箱丹(装道具的木箱),一起搭台献艺,圆满完成了他的第1000场次皮影戏表演。 今年77岁的民间艺人李文教,20多岁拜师学艺后,在鄂西地区走村串巷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13

【正文】

据新华社3月18日,位于鄂西大山深处的湖北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三堡垭村的皮影戏师傅李文教带领古顺贤、张贤波徒弟俩打开封沉已久的箱丹(装道具的木箱),一起搭台献艺,圆满完成了他的第1000场次皮影戏表演。

今年77岁的民间艺人李文教,20多岁拜师学艺后,在鄂西地区走村串巷表演皮影戏。他不仅能演《武松打虎》、《金钗记》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戏,还亲自把一些传说故事改编成皮影戏并配乐,还一手设计创作了戏里所有的人物、道具。

李文教老人说,皮影戏堪称“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上世纪60年代,他的皮影戏班十分“火”,白天一场6个多小时表演下来,晚上还要赶一场。

到了80年代,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他表演皮影戏的160多个头像、60多根扦子等道具逐渐闲置下来,基本沉睡在箱丹里,平均每年演出只有1场。

目前,李文教的两个徒弟一个是66岁的古顺贤,另一个是61岁的张贤波。当地政府虽然加大了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但是皮影戏后继无人,同时现在基本没有演出活动,皮影技艺面临失传,这是李文教老人最揪心的。

据悉,从明、清到近代,皮影戏在鄂西地区一直都是备受当地老百姓追捧的文化生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各种新兴文艺形式的冲击下,皮影这门已走过2000多年历史的“国粹”级民间艺术、曾经红火乡里的民间技艺将会在民众的视线里慢慢消失。■张国荣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