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艳丽多姿的东府皮影戏

艳丽多姿的东府皮影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艳丽多姿的东府皮影戏

【作者】 影子

【简介】“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 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看过皮影戏的 人恐怕都对它简单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留有深 刻的印象。尽管皮影的源头可追朔到战国时期, 但真正有较大的发展是到了宋代。陕西皮影戏 的真正发展,正是始于宋王朝的变徙。此时陕西 皮影戏“北上南下”地拓出了黄河流域的“东 奔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641

【正文】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 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看过皮影戏的 人恐怕都对它简单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留有深 刻的印象。尽管皮影的源头可追朔到战国时期, 但真正有较大的发展是到了宋代。陕西皮影戏 的真正发展,正是始于宋王朝的变徙。此时陕西 皮影戏“北上南下”地拓出了黄河流域的“东 奔西走”畴域。例如川北皮影,四川人称“陕灯 影”、“川北渭南影子”。古代的“渭南”泛指渭 水以南的潼关到骊山一带广大地区。“渭南影 子”实指“西安东府皮影戏”。$$ 西安东府皮影可谓独具特色。它的造型、雕 刻、着色不但有异于东北系皮影、湖南湖北之大 皮影、山西河北及四川皮影,与陕西西路皮影也 大相异趣。西安东府皮影的主要特点是造型小 巧玲珑,雕刻精致细腻,色彩鲜明强烈。$$ 对于特殊的物体,西安东府皮影有其自身 的一套特殊处理手段和形式。如桌椅帘帐等物, 为了追求立体感,通过作显示三大面的俯视处 理,正侧面的影人坐在半侧面的桌椅上,看起来 确乎其事。这些似乎不合乎现代艺术法则的处 理手法,事实上很适合人们传统的欣赏习惯和 审美意识,而表现手法简洁,与皮影戏自身的特 征暗相契合。$$ 西安东府皮影的雕刻,要求选用上等中型 牛皮,经泡、刮、铲等工序炮制成半透明的皮子, 再经打磨、摹面、雕刻、着色、上胶封色,熨缀、装 订工序方能完成。雕刻刀法基本以镂空为主,以 刀凿代笔,结合传统的线描形式。人物的雕刻, 用镂线与凿孔互衬,交相辉映,使玲珑剔透的影 人繁而不冗,质朴单纯的影人简而不空,生、末 影人的雕刻,线条平和,刀法稳健,使其温文尔 雅的神情得到充分地表达。旦角影人的刀法婉 转,线条柔和,花纹细腻纤巧,且兼用明刀暗线, 使其温柔娴静的神态,更加妩媚动人,充分显示 出女性的阴柔之美。$$ 西安东府皮影的用色,基本以红黄绿黑白 为主,传统颜料以藤黄、铜绿、品红为佳。着色采 用中国绘画的工笔重彩方法,以固有色平涂分 填多次烘染,使色彩浑厚沉着,丽而不艳,具有 浓厚民族传统的装饰趣味。大胆运用补色,以大 红大绿作强烈对比,以镂线凿孔计白,自然调 和,而获得简洁明快的色彩效果。$$ 被誉为“皮影三剑客”的汪天稳、李世杰、 江国庆分别在雕刻、表演和设计收藏方面做出 了不小的成就。江国庆和他的同仁们还组建了 中国西安皮影博物馆。这个博物馆 是中国唯一一家以“皮影收藏、展 示、研究、创新、复制、演出”为研究 对象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了数以 万计的原始实物皮影精品。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