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皮影戏:逐渐淡出视线的美丽光影

皮影戏:逐渐淡出视线的美丽光影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皮影戏:逐渐淡出视线的美丽光影

【作者】 张国荣

【简介】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讲的是中国最早的戏剧表演艺术——皮影戏。然而这一古老而神奇的传统艺术在经历了千百年繁荣后,正逐渐淡出公众视线。 12月11日,参加夷陵区第二届皮影戏展演的民间艺人仅有16人,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37岁。这些民间艺人说,没有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24

【正文】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讲的是中国最早的戏剧表演艺术——皮影戏。然而这一古老而神奇的传统艺术在经历了千百年繁荣后,正逐渐淡出公众视线。

12月11日,参加夷陵区第二届皮影戏展演的民间艺人仅有16人,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37岁。这些民间艺人说,没有资金、没有市场、没有队伍,一大堆道具闲置着,基本没有演出了。现在,制作皮影和表演皮影戏均后继乏人,皮影戏在当地正面临失传的困境。

今年66岁的宜昌市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向德文出生在夷陵区雾渡河镇,20岁开始表演皮影戏。他说:“在上世纪80年代,最高峰一年演出200多场。现在越来越少了,去年表演了5场。皮影戏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下来。”伴随着皮影戏走过了40多年,向德文老人深有感触:“如今,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相信关注皮影戏的人会越来越多。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愿意免费教。”

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各地都在抢救皮影戏。夷陵区已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将皮影戏这种即将消失的民间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保护。

图为12月11日,夷陵区民间艺人在第二届皮影戏展演舞台表演皮影戏(图①);雾渡河镇的民间艺人向德文在后台展示表演皮影戏的道具(图②),操作人物道具(图③);分乡镇的民间艺人徐成树(图④)。

新华社 发(张国荣 摄)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