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皮影戏:唱活了灯影里的人和事

皮影戏:唱活了灯影里的人和事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皮影戏:唱活了灯影里的人和事

【简介】 图① 三尺幕帐上,各个角色活灵活现。 图② 在狭小的戏棚里,戏班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图③ 皮影戏班在表演《走马问诸》《西游记》等剧目。 记者 王邦寿 杨顺丕 实习生 黄馨漫 摄影报道 7月18日,恩施市非遗保护传承展演中心负责人一行到崔家坝镇探访皮影戏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047

【正文】

图① 三尺幕帐上,各个角色活灵活现。

图② 在狭小的戏棚里,戏班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图③ 皮影戏班在表演《走马问诸》《西游记》等剧目。

记者 王邦寿 杨顺丕 实习生 黄馨漫 摄影报道

7月18日,恩施市非遗保护传承展演中心负责人一行到崔家坝镇探访皮影戏班。当天,皮影戏班表演了《西游记》、《走马问诸》等剧目。三尺幕帐上,猪八戒、孙悟空等角色活灵活现。

皮影戏有2000多年历史,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剪影来表演的民间戏剧。崔家坝皮影戏班由当地14位农民组成,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50岁。在狭小的戏棚里,他们分工明确,敲锣、打鼓、拉二胡、演唱和操纵道具,各司其职。今年50岁的郑明汉是戏班领头人,他不仅能演《杨家将》、《西游记》等28个传统戏目,还把当地一些传说改编成皮影戏。“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艺人们舞动着双手,用沧桑的腔调唱活了灯影世界里的人和事。

恩施市皮影戏艺术一度几近消失,2011年文化部门调研发现,有传承人、有道具、有剧本且能表演多个剧目的皮影戏班,全市仅剩崔家坝一个。随后,恩施市非遗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对崔家坝皮影戏开展深层次、全方位挖掘,做好州级非遗名录申报准备工作,鼓励戏班经常性开展传承表演活动。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