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神奇的“环县道情皮影戏”
【类型】报纸
【篇名】古朴神奇的“环县道情皮影戏”
【简介】 环县道情皮影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相传产生于宋代,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老道情”,它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民倾诉情感、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467
【正文】
环县道情皮影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相传产生于宋代,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老道情”,它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民倾诉情感、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庆等习俗的综合性艺术。到了晚清,特别是一代皮影大师解长春的心揣手摹、传承革新,更是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推向鼎盛。
环县道情皮影戏班在演出时,演唱和伴奏的音乐源于道教文化的俗曲道情。主要表演道具俗称“线子”,用牛皮刻制,有人物、动物、神怪,大小场景等。以灯光下的“纸亮”或“布亮”为舞台,五六个人分工明确,忙而不乱。挑线者俗称“前台”,是戏班的灵魂和核心人物,他一人既要演唱、道白和挑线表演,又要瞻前顾后,指挥后台。后台几个人每人掌握二三件乐器进行伴奏,同时兼顾次要角色道白、应声和嘛簧帮腔,配合默契,井然有序。
如今环县境内仍有近50家道情皮影戏班,500多名演出、雕刻艺人活跃在环江两岸21个乡镇中,并且已经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县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在内的分布格局,成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原生态艺术群体。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