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算获人类非遗“提名”
【类型】报纸
【篇名】中国珠算获人类非遗“提名”
【简介】 中国珠算已备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图文无关)。 新华社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月31日宣布,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将于年底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包括中国珠算在内的31个项目备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截至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总数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69
【正文】 中国珠算已备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图文无关)。
新华社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月31日宣布,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将于年底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包括中国珠算在内的31个项目备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截至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其中京剧、中医针灸、端午节、书法、剪纸、皮影戏等29项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遗产
“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备选名单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着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然而近年来,算盘好像从生活里消失了一般。“很多人以为有了计算机,珠算是多余的了。如果什么都依赖计算机,人就呆了。”中国珠算协会会长丁先觉1日表示。
而珠心算作为最快的心算方法之一,能完成多种复杂运算,速度甚至能超过计算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DNA”。
保护文化遗产具有很多现实意义,在促进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能够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同时保护文化遗产也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有利于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自觉”。
现状
“零零后”都不学珠算了
“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很多人应该都有小时候背着算盘去上学,背诵口诀。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原因是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被计算器代替,取消珠算教学还可为学生减负。这意味着“零零后”们可能不知道珠算为何物。不过在一些地方,珠算也有回温趋势。去年8月,江苏开始把珠心算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内容,列入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试验。目前,江苏全省小学珠心算在学人数达到18777人,其中一至三年级在学人数15672人,占83.46%。
焦点
珠算“申遗”打何算盘?
截至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其中昆曲、京剧、中医针灸、皮影戏、剪纸等29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活字印刷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7项列入急需保护非遗名录,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非遗优秀实践名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对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中国的非遗保护走在世界前列。
她说,非遗保护对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至关重要,在文创产业中政府每投入1元就会带来3元的回报。非遗保护不仅能够强化中国的民族认同,成为社会的黏合剂,同时还会增强普通百姓的文化保护责任意识,使中国社区文化得以蓬勃开展。
链接
何为“非遗”?
根据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所有列入“非遗”名录的项目都必须符合这一定义。
“非遗”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遗”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三个保护序列。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