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承德皮影戏现存的演出习俗 任亦韬

承德皮影戏现存的演出习俗 任亦韬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承德皮影戏现存的演出习俗 任亦韬

【简介】承德地域,自古以来,特别是在清代,是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结合部,同时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叉地带。承德的这一特殊区域,必然带来各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和聚集。在这样的环境下,原热河皮影的两支——热南皮影的老影和热北皮影的流口影与滦州皮影戏交流融合后,形成了承德皮影戏。时至今日,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027

【正文】

承德地域,自古以来,特别是在清代,是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结合部,同时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叉地带。承德的这一特殊区域,必然带来各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和聚集。在这样的环境下,原热河皮影的两支——热南皮影的老影和热北皮影的流口影与滦州皮影戏交流融合后,形成了承德皮影戏。时至今日,在承德民间仍能看到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

据笔者了解,承德皮影戏现存的演出习俗主要有:会影(太平影)、愿影(愿心影)、亮影。据《承德府志》记载:“影戏,无事招演者称太平影,因事许演者为平安影,也叫愿心影,其期率为三夜一台。”

会影,是面向所有老百姓的一种公共皮影戏演出习俗。以庆贺为目的,是承德皮影戏常演的习俗。会影一般要演6天,常演剧目有《大金牌》、《飞龙传》、《天汉山》、《聚虎山》。通常由班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剧目。会影第3天为正日子,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要唱20分钟左右的亮影。亮影,也叫神影,是给主家放在影台前的神棚里的神灵唱影。程序是:先接神,然后皮影戏开始表演,先报4个公曹,最后送神。接神时,放鞭炮。同时,开始武场锣鼓,常用曲牌有[文头]、[水钓鱼子],喇叭曲牌为[三眼炮]。报4个曹时,吹唢呐曲牌[大宫调]、[上天官],过场后转唢呐曲牌[台歌]接尾声。送神时,还吹[大宫调],最后影窗不出南海大士影人。唱亮影,主家要单独给戏班“香钱”。会影中间穿插亮影,是老百姓将心中的天地神灵,看作可以消灾解难的神祗。

在承德县一带,有单独唱亮影的习俗。承德县头沟镇北台子村林凤贵皮影班,经常为当地老百姓唱亮影。一般是个人在自家院内宽敞的地方请皮影艺人唱3天影。演唱内容根据主家的意愿,临时编出带有祝福性质的文言词句。例如,主家给老人办寿辰,请皮影戏班唱影。唱词内容是:家住东海东,寿比南山松。三仙来赴会,四季永安宁。家住南海南,后跟刘海撒金钱,金钱撒在宝宅内,荣华富贵万万年。唱完一段后,再吹一段唢呐曲牌[官调]作为伴奏,同时影窗上出福星、禄星、寿星皮影人表演。

愿影,是给各家各户对神许愿,请神还愿时所唱的影戏,也叫“还愿影”。一般在家中院落,或宽敞的空地唱愿影。主家要在影窗的对面架起神棚,供上要许愿或还愿神灵的牌位。愿影一般为3天,第二天为正日子,中午12点15分要唱亮影,常演剧目有《天官赐福》、《三星赐福》、《大四福》。先念影卷内容,中间穿插过场唢呐曲牌[大宫调]。据笔者了解,过去念完之后,要唱一段梆子腔,现在只唱皮影戏。亮影唱完不合书,不重新开台。唱亮影的同时,主家接神放鞭炮、上香,有时也请巫婆到场做法。亮影结束送神时,要把神灵牌位烧掉,并由主家的女人们清扫房屋院落。愿影唱到最后一天的晚上末场时,按惯例影窗要出状元或南海大士的皮影人。南海大士下场一般要征求主家的同意,没有特殊要求就从影窗顶部直接落下,表示煞台。唱愿影作为仪式与当地信仰习俗的结合,使得凡俗世界和神灵精神融为一体,并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喜影,是主家办喜事,为了祝贺所唱之影。也曾称愿影。与愿影不同的是,喜影不请神、送神,只是单纯的表达喜悦而已。

此外,围场一带的皮影戏,还常演集体影和对台影。集体影,即在乡村的公共场地,群众集体观看皮影戏表演。通常晚间演戏,共演4天。对台影,常在喜庆、祝贺的场合表演皮影戏。演3天称为一台戏,共演6天,顾名思义为对台影。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