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的皮影戏不想被带到土里去
【类型】报纸
【篇名】家传的皮影戏不想被带到土里去
【简介】 皮影戏的后台让很多孩子感到好奇。 中国传统皮影戏的凋零让老人十分惆怅。 12月7日至9日,我省第二届传统工艺美术展览,在安徽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78岁的农村老汉马厚智,怀揣一根老旱烟来到一处皮影展位前。锣鼓响起后,他索性脱掉外套操练起来。身为皖北马派皮影的第二代传人,如今他仍然能够记忆和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00
【正文】
皮影戏的后台让很多孩子感到好奇。
中国传统皮影戏的凋零让老人十分惆怅。
12月7日至9日,我省第二届传统工艺美术展览,在安徽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78岁的农村老汉马厚智,怀揣一根老旱烟来到一处皮影展位前。锣鼓响起后,他索性脱掉外套操练起来。身为皖北马派皮影的第二代传人,如今他仍然能够记忆和演出整部《西游记》。
老人能演会唱整部《西游记》
“哎呀牛魔王大哥,五百年前我们是八拜为交的兄弟,怎么现在一见面,说翻脸就翻脸,一点不讲情面呢?”“啊呸,你个红脸的毛猴子,害了我的红孩儿,我没去找你算账,你倒敢来见我。你给我看枪!”荧幕上,手拿金箍棒的影人孙悟空和手持一杆红缨枪的牛魔王相向而立,眼看就要打了起来。
表演这出《火焰山》的,正是78岁的马厚智和他48岁的侄子马飞。马厚智和马飞分别为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派皮影艺术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传人。马厚智是马飞的伯父,现居宿州市灵璧县张营村。
“他没拿影人的时候就是一个农村老头,一拿起影人,妥了!整个换了一个人。”马飞如此评价他的伯父。别看老人年龄大,莫说一段《火焰山》,就是整部《西游记》,也照样能够演下来。
家族传心授戏文全在脑子里
回忆起从前演皮影戏的经历,马厚智说,通常都是挑着挑子,来到农村各个生产队,就地搭台,夜晚挑灯开唱,每次都要演三个小时以上才能收场。有时来到一个大的生产队或者集镇上,则驻场演出,一呆就一到两个月之久,即使这样,往往临走时一整部戏都还没有演完。
“老一辈人带徒弟,都是传心授、死记硬背,那时候家里也没人认识字。”马厚智表示,这些整部的戏文,也全都日积月累,牢牢印在艺人的脑海里。
想把相传的剧本整理成文
马家的皮影戏,曾经能演成套的《西游记》、《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等多部传统神话故事。1990年前后,随着马飞的父亲马厚礼和马飞的二伯父马厚义相继去世,《南游记》、《北游记》等传统戏文,也随之失传。
随着电视逐渐走进家庭,皮影的演出也逐渐凋零。以致到了90年代,世代都靠演皮影谋生的马氏家族,不得不放下这门生计,另谋出路。
辗转多年以后,马飞又重新拿起了刻刀,直到近年成功将马家皮影申请成为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我不仅要重新刻出马派的皮影,还要再次成立剧团,让马家的皮影能够继续演出,开花结果。”马飞说。受侄子感染,怀揣一身手艺的马厚智也终于决定“出山”,希望将自己记下的整部《西游记》、《东游记》,在有生之年连续演出并完整地记录下来。“祖上留下的好东西,不能都带到土里去。”他说。
采写:晨报记者杜华柱
摄影:晨报记者庄道龙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