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皮影戏“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皮影戏“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皮影戏“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作者】 毛海峰 杨一苗

【简介】在摇曳的灯影中,伴着如泣如诉的胡琴声,73岁的老艺人魏振业委婉动人的演唱仿佛又把时光带回到了历史长河里。“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艺术表演舞台上的主角,但它却犹如一脉涓涓细流,不断地注入到历史的滔滔巨浪中。$$皮影戏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79

【正文】

在摇曳的灯影中,伴着如泣如诉的胡琴声,73岁的老艺人魏振业委婉动人的演唱仿佛又把时光带回到了历史长河里。“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艺术表演舞台上的主角,但它却犹如一脉涓涓细流,不断地注入到历史的滔滔巨浪中。$$皮影戏起源于我国的汉代,兴盛于唐宋之间,因表演时要在灯光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一个皮影表演班子大约为五到六人,一人司唱,一人提动皮影表演,另有二弦、板胡各需一人,此外还有一人演奏碗碗、梆子、大锣等打击乐器。$$皮影戏的唱腔很多,在我国不同的县、乡有不同的唱法。我国皮影的发祥地陕西华县多唱“碗碗腔”,这是得名于一种铜制碗状的打击乐器。与陕西传统秦腔艺术豪迈、高亢的唱腔相比,碗碗腔更细腻、优美,曲调委婉动听。$$皮影戏在我国古代的乡村文化中曾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乡村百姓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但到了近代,随着留声机、电影、电视等西方新的娱乐方式进入我国农村,皮影戏像大部分中国传统戏曲一样,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在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直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皮影戏仍是具有最广大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光华社”是陕西省华县东阳乡江村的一个著名皮影班社,这个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班社可以完整地表演300多本传统戏。老艺人魏振业提起多年前的风光,脸上仍不禁溢出笑意。$$他说:“以前村里有婚丧嫁娶都会叫我们耍皮影,只要戏台子搭起来,长号一吹,全村不论老小,马上就涌到场子里来了。多的时候有几百人看戏,树上都爬着娃娃们。50年前我们演出一场戏可以挣一斗麦子,如今年轻人都爱看电视电影,周围人家操办红白喜事也大都选择放映电影,皮影班子成了村民眼里的老古董。”$$与许多我国传统戏曲的命运一样,皮影戏在国内逐步由盛而衰时,而在国外却受到了特别青睐。近几年来,来自海外的游客纷纷来到华县观看皮影戏,华县皮影被当作我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吸引着众多民俗爱好者。“光华社”的成员们也曾多次受邀出国演出,老艺人在海外受到的礼遇都出乎他们的意料。今年55岁的刘正宏表演皮影30多年了,他先后去过德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他说:“以前唱皮影都是农闲时耍一耍,没想到外国人对皮影这么喜欢,还把我称为‘艺术家’呢。”$$我国皮影戏“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新的时期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但是从整体看,我国本土的皮影戏正在不断地走向衰弱,观众越来越少,演员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唱这门古老的艺术。一些老艺术家们十分担心,数十年过后,这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艺术可能会逐步消亡,“一人吟唱表尽喜怒哀乐,三根竹棍调动千军万马”的盛景也许有一天会成为人们永久的回忆。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