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类型】报纸
【篇名】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 ■一台精彩的“海宁皮影戏”吸引了众多观众(1 /1张) ■时事搜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月27日宣布,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已有29项世界“非遗”。 ■我国一项重要的民间艺术 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是由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728
【正文】
■一台精彩的“海宁皮影戏”吸引了众多观众(1 /1张)
■时事搜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月27日宣布,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已有29项世界“非遗”。
■我国一项重要的民间艺术
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是由演员操纵皮制影人,并通过灯光将影像透映于幕窗上,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戏剧形式。
民间常用这样的诗句形容皮影戏: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理由是,中国皮影戏的传统演出及制作技艺世代相传,涵盖的人物形象和唱腔非常广泛;有助于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极好见证。
■发源于陕西
陕西华县被人们认为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
皮影之所以久负盛名,皮影制作的精美是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制作工序一般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8个基本步骤24道工序。
中国皮影技艺按照传统,都是经由家庭、戏班或师徒传承。
■流派众多
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流派众多,遍及全国。
著名的有陕西华县皮影戏、甘肃环县皮影戏、山西孝义皮影戏、河北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浙江海宁皮影戏、湖北江汉平原皮影戏、广东的陆丰皮影戏,辽宁的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由于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如今,中国皮影戏在国际上被称为“华剧”,就是取意“来自华县的皮影戏剧”。
从十三世纪起,中国皮影艺术相继传入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暹罗、缅甸、马来群岛、日本等,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入欧洲。
法国传教士还将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等地演出,曾轰动一时,被法国民众称为“中国灯影”。
■融会了历史和民间曲艺
皮影艺人有许多绝技,诸如即兴演唱、假声扮演,一个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以及能够演奏多种不同的乐器。
唱腔的风格与韵律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的精华,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流派。
在这些或豪迈粗犷、或跌宕婉转的古老唱腔中,一个个镌刻在皮革上的影人形象被赋予了生命,融入了深厚的历史。
伊玛堪
被列入“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11月23日,中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独特说唱艺术伊玛堪,被第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有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该名录。
赫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它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是世界三大文化形态之一。伊玛堪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传承赫哲族语言、信仰、民俗和习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因伊玛堪没有文字记载,一旦传承人消亡,说唱艺术传承也就难以为继。上世纪80年代,伊玛堪艺人中还有20多位大师级人物,而目前只剩下5名伊玛堪艺人能表演某些特定篇目。
■链接
中国29项世界“非遗”项目
2001年:昆曲;
2003年:古琴艺术;
2005: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
2009年:中国雕版印刷技艺、汉字书法、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格萨(斯)尔、侗族大歌(贵州)、花儿(民歌)、玛纳斯(新疆)、蒙古族呼麦、福建南音、热贡艺术(青海)、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金石篆刻、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浙江)、宣纸制作技艺 、藏戏 、西安鼓乐、粤剧;
2010年:中医针灸、京剧;
2011年:中国皮影戏
中国7项“急需保护的非遗”项目
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中国木活字印刷技术、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赫哲族伊玛堪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