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皮影戏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类型】报纸
【篇名】凌源皮影戏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简介】 上海世博会期间,振声影雕作品成为上海世博会宝钢大舞台两侧“装饰画”。 凌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种类繁多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项,列入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88
【正文】
凌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种类繁多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项。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凌源皮影戏
凌源皮影戏起源于金代或更早,与滦州影戏融合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兴盛于近代。凌源皮影是一门集雕刻、演唱、操纵、伴奏、舞美及文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
1992年,辽宁省文化厅命名凌源市为“民间皮影艺术之乡”;1996年,文化部命名凌源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艺术)”。2004年4月,凌源皮影艺术被文化部批准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29个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包括凌源皮影戏在内的中国皮影,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3年,凌源皮影戏成为全国3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试点项目之一。
高跷秧歌
凌源高跷秧歌是传统的群众性秧歌舞蹈活动。据地方志记载,凌源高跷秧歌在清代初期即已出现,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凌源高跷秧歌舞蹈语汇丰富,舞姿优美,造型生动,充满辽西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表演形式上,有“伴出子”、“下出子”、“上打家什”。在表演风格上,集舞蹈、歌唱、戏曲、杂技、音乐为一炉,具有完美的手势、步伐等表演程式,使高跷秧歌的表演既古朴淳厚、活泼浪漫,又炽烈火爆、舒展豪放,呈现出“美、俏、哏、逗”的艺术特点。在表现内容上,多以爱情、劳动、生活、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强烈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向往美好,贬恶扬善的思想感情。2009年,凌源高跷秧歌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榆州鼓乐
凌源榆州鼓乐是凌源特有的打击乐之一种,在当地有的叫“三级吵子”,最普遍的称法为“株株差(谐音)”,记谱为:“○○ ”。据地方志记载,辽代曾在凌源建榆州,那时就已有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故将其称之为榆州鼓乐,史料记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凌源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凌源高跷秧歌、剪纸、刺绣、民间字画、民间故事等分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