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逸出的乾坤——皮影戏”系列之五 桐柏皮影,孤独的守望者?
【类型】报纸
【篇名】“掌上逸出的乾坤——皮影戏”系列之五 桐柏皮影,孤独的守望者?
【简介】 □首席记者李红军文图 前往桐柏寻找桐柏皮影,我有一种很特别的心情。这种特别在于,桐柏是个让我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熟悉,是因为多少年前,我就从电影里看到过它。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电影《小花》里的主题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心忧愁。望穿双眼盼亲人,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032
【正文】
前往桐柏寻找桐柏皮影,我有一种很特别的心情。这种特别在于,桐柏是个让我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熟悉,是因为多少年前,我就从电影里看到过它。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电影《小花》里的主题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心忧愁。望穿双眼盼亲人,花开花落几春秋,花开花落几春秋。当年抓丁哥出走,背井离乡争自由,争自由。如今山沟得解放,盼哥回村报冤仇,盼哥回村报冤仇……”
再者,有一说法叫“东南自古衣冠地,桐柏山前淮水春”。巍峨险峻、绵延起伏的桐柏山横亘在豫鄂两省之间,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
之所以陌生,是因为在此之前我还未到过桐柏。
桐柏到底怎样?它的皮影有着怎样的价值?它为何没有被列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带着这些问题,不久前记者来到了桐柏。
桐柏皮影的特殊魅力
电影《小花》讲的是战争年代桐柏的英雄故事,而我读过的有关桐柏的故事也大多是军事题材的,比如《桐柏英雄》。特殊的重要的地理位置,让桐柏的历史充满了杀戮,而桐柏皮影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战争。
按当地人的说法,桐柏皮影始于北宋。北宋时金兵南犯,岳飞率军驻扎桐柏,曾多次出兵信阳,遏阻金兵南下,不少信阳艺人因仰慕岳飞的忠勇大义来到桐柏。由于皮影子体积小,箱具方便,五六人便可凑成一台戏,很适于在山区活动,所以皮影戏流入桐柏后很快便发展起来。据史料记载,到清康熙年间,桐柏皮影戏发展到120余班,新中国成立前夕仍有60余个。目前,桐柏的皮影戏班子有3个。
桐柏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杜福建说:“先前在桐柏,皮影戏在群众中很有影响,街头巷尾随便找个人,几乎都能说出一大串皮影艺人的艺名,如‘大王幺’、‘小王幺’、‘大半夜’、‘小半夜’等,而每个绰号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如‘小半夜’,真名叫沈华州,桐柏月河镇闵庄村人,他业精艺深,表演生动,演出的皮影戏群众一看就入迷,一唱就是半夜,因其父艺名‘大半夜’,他的艺名就叫‘小半夜’。”
也许因为与战争相关,桐柏皮影现存的剧目多是武戏、战争戏,如《杨家将》、《狄青传》、《五虎平西》、《隋唐演义》以及《西游记》、《三仙斗》等。
与灵宝皮影相比,桐柏皮影子脸部造型白的部分是实的,而灵宝是镂空的。对于桐柏皮影来说,奸臣有多丑就尽可能地丑化它。
从表演形式来说,桐柏皮影有的唱民歌,有的唱戏,唱词多用民间小调,说词多用评书。
由于历史、地域及民俗和语言等诸多因素,在漫长的岁月中,桐柏孕育和形成了自己的淮源民间文化形态,而这直接渗透到了皮影戏里。比如桐柏山歌就被拿到了皮影戏里。
二十岁小伙不唱歌,留着山歌做什么?再过二十年迈了,儿搬亲来女出阁,哪有闲心再唱歌。桐柏县吴城镇皮影老艺人岳秀良说,桐柏皮影是唢呐伴奏,唱腔高低由唢呐定,而且唢呐伴奏自始至终,这一点与罗山皮影相似。说着,岳秀良不自觉地唱起来:
本帅薛仁贵,蒙圣恩挂我为帅,奉旨征讨摩天岭。日前与那贼交过一战,谁知那贼,用滚木石打下,不是本帅回马甚急,险遭不测……蒙圣恩拜我为帅,征讨摩天岭,不能得破。为此请众位将军,一同商议……
岳秀良说,说这些台词一点儿都不能含糊,得像演戏时一样。表演时,皮影动作所到之处,乐器也得跟上。打击乐中的“打头”与戏曲一样,当哭哭,当笑笑,当打打。舞台与唱戏的舞台是一样的,有些实在不好布置的才简略处理,所以桐柏皮影与真实的舞台接近。
据当地专家介绍,桐柏皮影戏唱腔属豫南“西路派”,现为“明山派”,也叫“西路调”、“风流调”或“淮源调”。调门基本上从桐柏山歌调演变而来。桐柏皮影戏流传的唢呐曲牌有160多个,常用的有30多个。
桐柏的皮影子线条古拙粗犷,装饰图案有浓厚的山区民间艺术气息,其中女身发饰、衣饰多为花、草、云、凤图案,男身装束多为龙、虎、水、云图案,其角色分为神、仙、文、武、生、女、卒、首八种行当。
2001年8月20日,日本早稻田大学女博士稻叶明子,在一位教授的介绍下来到桐柏,并于当天赶到皮影艺人岳秀良家。岳秀良和同伴为稻叶明子进行即兴表演。在唢呐、笙、锣、鼓的伴奏声中,岳秀良操持皮影子跃马横戈、闪转腾挪、捉对厮杀,表演得生动逼真。稻叶明子被深深吸引了,当即拿出200元钱,要求岳秀良专门为她演场皮影戏。
岳秀良家的厢房内,挂着数百个皮影子,它们像一件件珍宝,深深吸引了稻叶明子。稻叶明子恳请岳秀良为她制作一些,带回日本。
2002年3月,稻叶明子回到日本,她对桐柏皮影戏仍念念不忘。在寄给四川大学一教授的信中,她用不太熟练的汉字写道:“我突然到桐柏,想不到收获这么大,岳先生的艺术是罕见的。“
世代相传不绝皮影梦
据当地人介绍,现代桐柏皮影的代表人物是岳秀良,他是桐柏皮影艺术的第四代传人,从事皮影表演已45年,在河南乃至日本等地均有影响,被誉为“岳掌扦”,意思就是皮影表演艺术掌门人。
岳秀良家距离县城数十里,交通很不便,在吴城镇宣传委员黄金平女士的帮助下,乘摩托车来到了岳秀良的家。
岳秀良说,因为家庭的原因,他真正意义上接触皮影是在四五岁时。
说到家里的戏箱,岳秀良很骄傲。他说,一般人家是置不起戏箱的,有戏箱的,都是富有人家。他家当时穷,戏箱的得来是个偶然。
戏箱是一个艺人从陕西拐骗的,但那个艺人来到桐柏后却傻了眼。因两地风俗不同,皮影造型、玩法、演唱都不大相同,就这样,虽然守着戏箱,因为玩不出去,那个艺人只能要饭为生。此时,岳秀良祖上从那个艺人手里买下了戏箱,并进行了改进,然后将戏箱租了出去,一直传到现在。
实际上,当时置备这个戏箱,主要是为岳秀良的太爷(曾祖父)考虑的,岳秀良的太爷因为眼睛高度近视,做不了农活。
好在,岳秀良的太爷对皮影并不陌生,在买戏箱前,他就跟着皮影团表演过。等有了戏箱,他开始专心演皮影,并在制作皮影子上下了很大工夫。
这样,不久后岳秀良的太爷又发展了一担箱皮影。因为太爷人缘好,来领箱的人多,日子倒也过得滋润。但好景不长,19世纪末,桐柏过土匪,把两担箱皮影都给烧了。
后来,岳秀良的太爷从烧过的皮影中凑合着拣了拣,又合成了一担箱皮影。3年后,太爷去世。当时岳秀良的爷爷才七八岁,玩不成皮影,就把戏箱托付给要好的艺人管理,同时自己也学艺。岳秀良的爷爷路子广,20多岁时,当了地保,就放弃了皮影。后来,他把箱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岳秀良的父亲。
“那是民国十六年。”岳秀良说,“从那时开始我父亲就开始出外演出。”到1952年,岳秀良的父亲也放弃了皮影。
实际上,这个时期也是桐柏皮影几近灭绝的开始。
“那时候谁还顾得了那么多啊,好多人饿死了,有皮影的人家就想到了牛皮做的皮影,他们将皮影用开水泡泡,拿碱洗洗,然后煮煮吃了。”
桐柏原先的84担箱皮影,从1958年到1962年,由文化馆经管的只剩下了一箱。1962年重新放开皮影演出时,市面上也就十担箱,岳秀良是从1962年正式开始加入皮影行的。那时,他只有15岁。
皮影戏让他尝尽人间滋味
可是,岳秀良从艺不到3年,皮影就被禁演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艺人成了牛鬼蛇神,戏箱成了“四旧”,公社通知艺人把所有戏箱拉到公社大院统一销毁。当时岳秀良家里有两担箱,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领别人的。岳秀良耍了个心眼,他把领人家的拿到公社烧了,把自己的一套留了下来。但藏自己的一担箱皮影却让岳秀良绞尽了脑汁。
每一担箱都有一套铜器,当时烧的是皮影子,铜器不是“四旧”,让自己还留着。但两套铜器被人发现可不得了。最后,岳秀良将领人家的铜器埋在了菜园里,将自己那套皮影里有代表性的东西藏在了墙洞。
1978年,岳秀良听人说县里的豫剧团开始唱《十五贯》、唱《林冲充军》,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这可是老剧。
这是个信号,岳秀良预感到,“旧”戏可能要放开了。但他不敢肯定。此
时,父亲也鼓励他去城里问问,城里剧团兴唱老剧了,咱这皮影让不让搞。
他就到了城里,他找到“文化大革命”前认识的文化馆馆长。馆长问他啥事儿。
岳秀良说:“大剧团都让唱老戏了,我们的皮影敢不敢搞?”
馆长说:“没接到通知,不知让不让搞。”馆长接着又说,“就是搞,你也没东西了呀,不都烧了吗?”
岳秀良不敢说他藏着皮影子,就说:“我们先拿纸代替呗!”
“你们想搞自己搞吧,可别说是馆里让搞的,你们自己搞,出了事你们自己负责。”得了这样的信儿,岳秀良回家就招集几个师兄弟,准备开唱皮影。
但当时还记工分,为了不耽误他们的生计,岳秀良规定,凡是参加的师兄弟,给他们所在的生产队演3天,为的是外出演出时生产队给照记工分。
实际上,岳秀良这样做的目的也不单是为了工分,毕竟相隔时间长了,队伍要锻炼一下。
没想到,每个生产队都欢迎,有些生产队长还高兴地说:“没问题,没问题,多记些工分也没事儿。”
这一搞不得了,听说信儿的同行都来了,这样皮影班子差不多每天都有几十号人,他们中的多数是来观看、捧场的。
就这样,岳秀良成了改革开放后桐柏皮影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而同时,岳秀良也是改革开放后桐柏皮影造型的创始人。
当时来的人,除了观看、捧场,还有一些人是来打听信息的。“你们怎么敢搞?从哪儿来的箱子?”
这些人,热闹了皮影,给岳秀良带来了欢乐,但也给他制造了麻烦。因为皮影子都烧了,很多人来岳秀良这里借样,虽然一人只拿一个,但抵不住人多,最后,岳秀良的皮影子竟使唤不成了。所以,刚开始那段时间,岳秀良根本演不成。
为改变这种局面,岳秀良开始做皮影子。因为要演出,还要做皮影子,岳秀良干脆辞了生产队会计的职务。不到半年,局面改观了,加上岳秀良的箱子,全县出现了五担箱。
对于此时的岳秀良来说,皮影不仅是祖上留传下来的养生糊口的营生,而且是让其情愿付出一切的艺术。
为了全身心地演出皮影,1979年,岳秀良将家里养的二三十箱蜜蜂拉到了南山上,让同行看管。但让他想不到的是,山上发水了,等他搞完演出去山上看蜂时,蜜蜂多半被水冲跑了,剩下的蜜蜂也都被淹死了,这一下他损失了1万多元。
虽然时光已过去了将近30年,如今岳秀良的老伴提起这事儿还忍不住埋怨他:“你光顾搞皮影了,人家不如咱的,孩儿们都有出息了送出去了,你没送出去一个,还净贴钱。”
“人家都是父母给孩子盖房,我是孩儿们为我盖,惭愧啊!”岳秀良感慨地说。
也许是受其影响,岳秀良现在的皮影团里,演员多半是自家人,儿子岳俊、亲戚邓凯龙,还有一个是他徒弟。
据介绍,桐柏皮影始于北宋,是信阳艺人带来的,因此,桐柏皮影与罗山皮影一样,由唢呐伴奏,唱腔高低由唢呐确定,且唢呐伴奏始终。但和罗山皮影不同的是,桐柏皮影没有被列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让桐柏皮影艺人很遗憾。图为桐柏皮影艺人在表演。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桐柏皮影现存的剧目多是武戏。图为桐柏皮影中的人物形象。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