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泰山皮影戏传承人范正安:四上文博越来越火

泰山皮影戏传承人范正安:四上文博越来越火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泰山皮影戏传承人范正安:四上文博越来越火

【作者】 李占江 张子扬

【简介】8月30日,第四届山东文博会非遗展区,一位母亲一边拉着儿子逢人就问:“范老师的展位在哪儿”,一边兴奋地对儿子说,“你整天念叨的皮影戏,这次又来演出了!”他们找的范老师,就是今年68岁的泰山皮影戏传承人范正安。 7年时间,四上文博,从第一届的单打独斗,少人问津,到现在广受热捧,并发展成每年演出千余场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64

【正文】

8月30日,第四届山东文博会非遗展区,一位母亲一边拉着儿子逢人就问:“范老师的展位在哪儿”,一边兴奋地对儿子说,“你整天念叨的皮影戏,这次又来演出了!”他们找的范老师,就是今年68岁的泰山皮影戏传承人范正安。

7年时间,四上文博,从第一届的单打独斗,少人问津,到现在广受热捧,并发展成每年演出千余场,年收入100万元,有着20名弟子的泰山皮影曲艺茶馆,他用自己的现实经历,见证了一条由文博会开启的神奇道路。

“2006年第一届文博会我就参加了,也算是四朝元老了。”回忆起以往,范正安还是有些心酸,“当时穷啊,啥也没有,整天走村串巷演出,一年挣个千把块钱,没人愿意跟着学这门手艺,当时就觉得这个手艺可能传不下去了。”

2006年,范正安第一次参加文博会,尽管前来观看的观众不是很多,但是范正安还是出了名。一时间,报纸电视网络上充满了泰山皮影的报道。2007年,泰山皮影首批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称号,被誉为泰山文化的“活化石,”范正安还受到温总理的亲切接见。

2008年和2010年,范正安又参加了第二、三届文博会。

第三届文博会上,范正安的演出得到了观众的热捧,他的展台前排起长长的队伍。不少参会的旅游团找到他,希望能带旅游团过去观看演出,还有企业找到他,希望定制一些皮影工艺品。这次,范正安感觉“来值了”。

第三届文博会后,范正安确实火了,来泰安的旅游团体点名要看他的专场演出,他还被邀请到省外甚至法国、日本演出,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泰山皮影戏也走进大学和中小学课堂,现在已有近4000名学生观看并学习制作皮影,泰山学院还开设了泰山皮影课程。随后范正安收了5名大学生学徒,他们都是从各地大学毕业后来拜师学艺的,“现在我有20多个学生,我教他们皮影,管吃住,给他们发工资,钱不多,1500,但咱尽力了。”

随着旅游专场演出的增多,范正安建起了占地470平方米的泰山皮影曲艺茶馆《弄影轩》,每年演出能有千余场次,泰山皮影开始由传统艺术走向了市场化道路,为了吸引游客特别是学生的目光,范正安还将卡通动漫元素融入其中。他还教会了周围两个村的村民制作皮影,由他来统一打品牌销售。

“文博会只要办,我就会参加。”说起文博会,老人说不完的话,“文博会不光是个展示、交易的平台,还是个交流的好机会,来了看看其他行业怎么进行市场运作的,互相学习,开阔眼界,比多挣钱更重要。”范正安说,在文博会上,他悟出了传统的东西要和旅游结合起来,到市场上去拼搏才能传承发展下去。

正是在上届的文博会上,他看到有的非遗传承人在网上开网店,在跟儿子和学生商量后,他们不仅开了网店,还建起了微博宣传自己,现在粉丝“听学生说有个10多万”,今年5月,范正安还在学生们的鼓动下,拍了一部名为《留影》的微电影。幕布上,一个男孩骑着自行车,不小心撞倒一个女孩,二人从此相识、相恋……一段皮影戏记录了二人的青春与爱情。微电影在网上放映后,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泰山皮影。

“现在弄影轩已经远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我希望建设一个泰山皮影主题公园,从皮影艺术剧场、皮影茶馆、皮影车间、皮影文化研究中心到文化主题酒店、其他门类的民俗工艺品展销、杂技表演等一应俱全。”范正安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主题公园选址已经确定在泰安白马石民俗村,近期将开工建设。

在熙熙攘攘的文博会非遗展区,泥塑、黑陶、剪纸……10余种非遗项目展位前都被参观、洽谈者围个水泄不通,谁又知道,有了文博会这个神奇的平台,他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神奇呢?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